国际金融报
时间:2019-09-02 19:1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日 报周 报杂 志 国际金融报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
普惠金融进校园 建行助力青年学子事业起航(普惠金服 普罗大众) ◎ 记者 余继超 《 国际金融报 》( 2019年09月02日 第 05 版)
图虫创意 图
银行服务走进大学校园,让学生成为“金蜜蜂”校园金融实践平台的主人翁,助力莘莘学子成长和进步。对于建行上海市分行来说,“普惠金融进校园”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 依托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下称“工程大”)开展银校全面战略合作,建行上海市分行创新性地在工程大(松江校区)创办首家校园金融实践基地,让原本“对银行没有太大兴趣”的大学生康佳莹,通过校园金融实践平台的学习和实践,感受到建行“真的在为大学生谋福利”,最终选择加入建行的大家庭,“想对社会做些贡献,尽自己一份力”。 同时,建行与工程大青年创业校友联盟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帮助他们了解依法合规生产经营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提升青年创业者对于融资等金融政策的了解、基础金融工具的掌握等,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在大学校园的推广普及,助力青年创业者茁壮成长。 “金蜜蜂”进校园 校园金融实践基地,由工程大和建行上海市分行共建,致力于在校园内全面提高学生金融素养和能力。 彼时,还是工程大金融专业大四学生的康佳莹,通过竞选成为建行“金蜜蜂”实践基地首任行长。在近期采访中,康佳莹坦言,刚开始“对银行没有太大兴趣”,直到通过校园金融实践基地了解到建行在推进普惠金融政策中的社会担当时,才慢慢转变并逐步认同建行的价值理念。 “校园金融实践基地更多是从关爱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建行是真的在为大学生提供平台,为大学生谋福利。”康佳莹称,“通过校园金融实践平台的锻炼,提升了我的交流能力,让我熟悉了银行的日常工作,也让我对建行的社会担当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萌生了加入建行的想法,对社会做些贡献,尽自己一份力。” 工程大王老师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行“金蜜蜂”实践基地作为一种载体,实现了银校双方“产学合作”。建行向工程大在校学生提供见习、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切实感受到金融企业日常的金融服务,进而让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或去银行工作的学生,能够在没有正式进入银行前就能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 康佳莹表示,“金蜜蜂”校园金融实践基地不仅是银行和大学校园的纽带,也是普及金融知识、进行消保宣传的阵地。针对屡禁不止的网络“校园贷”,康佳莹组织校园金融实践基地人员,联合100多人的金融社团配合学校,向在校学生讲授“校园贷”的危害。 此外,据康佳莹介绍,在工程大校庆39周年之际,建行还专门发行了“建行-工程大”校友认同信用卡,将持卡人每年实际消费额的1‰捐赠学校,充实工程大教育发展基金,让校友持卡人每一次用卡消费的点点滴滴化为支持母校发展的真实回报。 建行方面表示,依托校园金融实践基地,建行将金融服务送入校园,为工程大学子开展各类金融知识讲座,为师生带来信息分享和优惠活动,解决在校师生的金融需求。后续校园金融实践基地还将推出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金融知识走进校园、让金融产品服务贴近师生。 “金凤凰”飞出来 经过建行“金蜜蜂”的实践锻炼,让康佳莹在应届生招聘中脱颖而出,于2018年7月正式成为建行员工。 可喜的是,康佳莹凭借此前的优秀表现,还成功入选为2018年建设银行优质服务年度校园金融服务代言人。如今的康佳莹,被同学们称为“金蜜蜂”飞出的“金凤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