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杭90后奥迪车主1年不到撞7次 每一次都蹭到同一位置

  车道明明很空,前车却故意开得很慢,等你加速超车,前车一个急刹造成追尾;刚变完道,眼看车子就要回正,结果剐蹭到旁边车上去了;掉头才掉了一半,又撞了后车……不少司机碰到过这种情况,大多数时候由于自己理亏,只能自认倒霉,要么报保险,要么私了。殊不知,这很可能是一场有预谋的“碰瓷”。

  记者从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浙江正在酝酿建立大数据风险预警机制,协同保险公司、运管等机构,共同打击交通事故“碰瓷党”。

杭90后奥迪车主1年不到撞7次 每一次都蹭到同一位置

  “碰瓷”手段五花八门

  昨天,张先生驾车前往杭州东站准备赶火车,行驶到新塘路时,他观察左右车道准备变道,结果还没变完,就与旁边车道的一辆网约车发生了剐蹭。张先生下车一看,自己的车骑在线上,对方的车在车道内。他知道,这种情况交警肯定会判自己全责。

  张先生觉得很奇怪,他是确认有足够空间才变的道,怎么这么巧就蹭到了呢,而且对方指出的剐蹭痕迹看上去也不像是新的。因为要赶火车,张先生只好答应私了,赔了对方400元。后来上网一查,他觉得十有八九是遇到“碰瓷党”了。

  何女士前不久目睹了一起“碰瓷”事件。她在望江路胡雪岩故居附近等绿灯的时候,看到左边车道等绿灯的出租车慢慢往后挪,直到轻轻顶住同车道后面的奥迪

  出租车司机不慌不忙下车,对奥迪车司机说你追尾了,要赔偿。奥迪车司机可能是个新手,吓得语无伦次。何女士气愤不过,拨打110报警,出租车司机一看情况不利,赶紧上车溜了。

  今年上半年,杭州交警接连破获两起重大撞车“碰瓷”诈骗案件。其中一起案件中,自2018年3月起,出租车司机夏某顺涉嫌上路“碰瓷”90起左右,诈骗金额累计约34万元;同伙孙某涉嫌上路“碰瓷”140余起,诈骗金额累计约38万元。另一起案件中,杨某祥、杨某某宇、吕某等三人,在近三年内,驾驶车辆(私家车与租赁车)“碰瓷”作案近300起,诈骗金额60万元左右。

  (新闻配图)

  网约车成“碰瓷”新工具

  杭州平安车险理赔部一位负责人说,撞车“碰瓷”以往多发生在出租车,现在有往网约车发展的趋势。一些人租用网约车,然后在短时间内多次制造作为第三者出险的事故,自己无责,规避法律处罚,并向受害车辆索赔。

  这位负责人说,网约车“碰瓷”,几乎是零成本,一次“碰瓷”的收益,往往比跑一天网约车可观得多,这刺激了一部分人动起歪脑筋。

  杭州人保负责理赔稽查的吴军科说,在日常核赔时也发现,今年以来涉及网约车的可疑理赔案件有上升趋势。所谓可疑,就是同一辆车在短时间内多次就同一处车损索赔。由于可疑车辆不在公司投保,杭州人保只能将其列入“高风险车辆”,在理赔时予以重点核查。

  据透露,杭州人保曾查出过一辆出租车一年内发生了60多次无责事故,这两年则多次遇到同一辆网约车索赔。

  除了出租车和网约车,有私家车也开始玩“碰瓷”套路。

  昨天,某大型保险公司约谈了一位90后奥迪车主,起因是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生了7次与其他车辆剐蹭的事故,每一次都蹭到同一位置,而且每一次他都无责,并且获得赔偿。

  保险公司调查发现,这个车主就是利用陈旧车损故意制造事故,先后得手16000多元。车主说,发现这个来钱快,后来就收不住手了,那个车损他根本就没去修。

杭90后奥迪车主1年不到撞7次 每一次都蹭到同一位置

  浙江拟用大数据打击 “碰瓷党”

  吴军科说,“碰瓷”是行业顽疾,以往保险公司只能被动防守,将日常核查中发现的可疑案件报送给保险行业协会,而且各家公司都是单兵作战,给“碰瓷党”留下可乘之机。他希望保险行业协会、运管、汽车修理行业协会、交警等部门能联动起来,共享数据,加大对“碰瓷”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目前正在做这件事情。一位负责人透露,协会将根据各保险公司提交的高风险车辆数据,特别是短期内连续多次出险的车辆,重点核查,按照风险等级标记。一旦保险公司接到涉及该车辆的理赔报案,中保信电子保单服务平台将自动向保险公司推送预警信息,提示查勘及核赔人员仔细甄别。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