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李安的中场战事(2)
时间:2019-10-21 06: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所谓120帧,对比的是传统电影的24帧——在电影产业发展百余年的历程中,每秒24帧画面已经逐渐成为了行业难以动摇的规则,当然也有导演试图挑战过: 2012年上映的《霍比特人的意外之旅》便用48帧拍摄,但仅仅是7年前,全球每一百五十家影院也只有一家支持这种技术。 在2016年上映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李安便尝试了用120帧拍摄,年轻的美国大兵比利·林恩脸上的每个毛孔和雀斑都分毫毕现,彼时在国内只有五六块能够以这个帧数放映的屏幕,笔者参加了点映,观影过程中,说是融入到战场与舞台的场景之中也毫不为过。 但美国观众并未给《比利·林恩》回之以热烈的反应,原因可以想见:电影本就是脱胎于戏剧的艺术,而戏剧最忌讳的便是打破第四面墙,直接把观众放置于电影场景中。 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给到李安的信心,让他执着于继续把这条路走下去,《双子杀手》的动作场面要远比《比利·林恩》多得多,李安依然坚持尝试。 李安本人说,他可以颐养天年,可以好好过几年日子,慢慢的慢下来,可是他觉得对他自己来讲有很多的好奇心,需要满足,他也有有很多疑问需要解答。 然后他希望也是一个新的路子,为其他电影人,尤其是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给观众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 曾经学习戏剧的他此刻也斩钉截铁:电影和戏剧本身是有区别的,声画体验是优势。 李安想要带给观众的体验不止如此,刚刚提到《双子杀手》难以突破的技术,电影特效团队在如今终于完成,于是在大屏幕里,我们得以见到中年和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同台飙戏。 威尔·史密斯一直都想和李安合作,他曾打趣说:李安导演,快来找我吧,再不合作我们就老了。 04. 让史皇没想到的是李安这次在银幕上完全复原了23岁的他,通过动作与表情捕捉,以及反复参考威尔·史密斯一直以来的表演习惯和方式,李安塑造出了51岁的特工亨利的克隆人,23岁的Junior这个角色。 李安也为威尔·史密斯这位从影30年的巨星带来了难得的新奇体验:“我第一次看到成片的时候,感觉非常诡异。那真的是我。每当我看到这个完美无瑕的23岁版本的自己,就像有人把我所有的缺陷都拿掉了。” 完成这件“诡异的事情”耗资巨大,23岁的Junior也成为好莱坞“最贵男演员”。 李安本人在访谈中说,制作年轻版本威尔·史密斯所花费的特效费用比本人还贵了三、四倍。 而这也是李安与近百名地球上最顶级的特效师花了两年的时间,仔细研究威尔·史密斯的作品所得来的成果。 ?不过这笔钱花得很值,电影团队将CG特效制作的史皇放入他年轻时的作品《绝地战警》的场景之中,观众根本看不出分别。 预告片里,亨利和Junior既有互相开嘴炮的戏份,也有近身格斗、急速飙车的画面,电影中有长一个镜头时间达到了两分半钟,这就要用掉一万四千帧画面,足以超越很多科幻电影全片的特效数量。 120帧意味着每个镜头制作团队都要完成常规电影五倍的工作量,把威尔·史密斯变年轻已经足够困难,何况让画面呈现五倍的细节。 如果这些尝试是詹姆斯·卡梅隆或斯皮尔伯格这种技术偏执症所做出的,那毫不令人意外。 但他是李安,更擅长文艺片、个人风格已经成型、夺得过奥斯卡、金狮和金熊、早已功成名就、也明知绝大多数影院的设备并不能达到完美要求的李安。 已经65岁的他,愿意这样去搞一部动作类型片,为电影乃至整个文艺产业的未来播下火种。 这本身已经足以说明他的人格魅力。 05. 实际上我们将要在影院看到的《双子杀手》,和1997年最初的故事已经完全不同。 李安在一次访谈中说,最初拿到这部戏的剧本,他发现克隆人完全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没有人性,又比主角年轻力壮。 但李安并不想拍摄一部仅仅停留在爽片水准的商业电影,他希望《双子杀手》中的亨利和Junior是以复杂的心态看待和审视对方的。 李安说,希望能在电影里加进去“道”,文以载道的“道”。 可以想见,我们能够在《双子杀手》中看到的,是关乎于对自我认知的探讨,对忠诚的理解,对家庭观念的表达。 而这些又是李安最擅长的部分,更恰好的是,年过半百、胡子拉碴的威尔·史密斯也是51岁特工亨利的不二人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嘉宾发言摘录
- 下一篇:“以商养厕”离不开产业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