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这就是山东|揭秘世界最大深海渔场:日照产的三文鱼今年春节就上桌了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11月29日讯(记者 张稳 实习生 张瑞云) 在距日照海岸线130海里的黄海深处,一座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的网箱潜伏于此,它是三十万尾三文鱼的“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全潜式大型网箱、我国首座深海渔场,它的名字叫“深蓝1号”。但是有部分网友质疑“深蓝1号”抄袭了挪威网箱,认为并非完全拥有自主产权。事实真的如此吗,“深蓝1号”又有哪些特别之处,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赶赴日照,深入“深蓝1号”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世界最大、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三十万尾三文鱼的“家”

  黄海冷水团存在于夏季的黄海中部洼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体积5000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是世界罕见的浅水层冷水团。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等优质鱼类,将养殖战线向深海推,是一项全新的挑战。而“深蓝1号”,就坐落在这里。

  据了解,自2015年5月起,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与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始在黄海冷水团海域进行了冷水性三文鱼养殖试验。基于绿色理念研创、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的“深蓝1号”网箱应运而生。

  2017年6月,世界上首个大型智能化深海渔场在青岛完工,随后交付给挪威的业主。11个月后,国产化的“深蓝1号”由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出资委托、中国海洋大学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设计,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成下水。“深蓝1号”网箱周长180米,高38米,重约1400吨,养殖水体5万多立方米,设计年养鱼产量1500吨,是世界最大、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夏季可沉入黄海冷水团中。

  “深蓝一号”的投入使用,实现了近岸浅海养殖挺进深远海,开启了我国深远海渔业养殖的新征程。目前,“深蓝一号”中30万尾三文鱼有一半是大西洋鲑、另一半是虹鳟鱼。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高勤峰说,两种鱼的口感风味不同,喜欢消费的人群和地区也不一样,“日本等亚洲国家喜欢虹鳟鱼,挪威每年也出产10万吨海水虹鳟鱼。”

  今年春节,产自山东本地的深远海三文鱼就要端上你的餐桌了

  据介绍,之所以选择在黄海冷水团养殖大西洋鲑等优质冷水鱼,是因为国内鲜有海水养殖三文鱼的成功案例,国家每年大量进口三文鱼。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冰鲜三文鱼同比增长16%,达37711吨。而且国人对三文鱼需求日益增加,尤以寿司、生鱼片细分市场的需求量为最。一项统计显示,中国约3亿人拥有生鲜、海产消费习惯,三文鱼作为优质动物蛋白被广泛喜爱和接受,预计2020年消费量将翻倍。

  “‘深蓝三文鱼’最大的优势是鲜,从出水到陆地约20小时,冷链物流至济南约5小时。也就是说,30小时内三文鱼可从深海到达济南人的餐桌。”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董威说,黄海冷水团水域可为鲑科鱼类养殖提供充足空间,首批‘深蓝三文鱼’发病率低于国外,养殖规模密度小,最大优势是离岸远、水质条件好,又远又深,安全健康。口感与进口的没有很大差异。据介绍,首批“深蓝1号”养殖的三文鱼定价,应该是每斤40元至45元。如果客户需要,“深蓝1号”还能提供三文鱼活体运输,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三文鱼。

  多年的翘首以盼后,今年春节,产自山东本地的深远海三文鱼将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比起进口三文鱼,“深蓝1号”养殖的三文鱼可以实现24小时至48小时内配送,肉质更鲜嫩,在市场上也将更有竞争力。

  打破传统养殖业“望洋兴叹”的局面,“深蓝1号”年产量1500吨 ,按照每公斤80元的市值计算,年产值可达1.2亿元。除此之外,黄海冷水团现代海洋牧场还将研创坐底式网箱“深蓝2号”和更多深蓝系列网箱。升级版“深蓝2号”明年可投入使用,其容量扩大3倍,采用养殖、能源、管理一体化和投饵、补光、补气智能设计,搭载太阳能发电、水下监测和自动投喂等,可养殖上百万尾三文鱼,届时可进一步保证市场供应。

  开创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深蓝1号”都有这些“中国造”元素

  作为世界最大的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的研发,突破了全潜式养殖装备总体设计、沉浮控制、鲨鱼防护、氧气补充、死鱼回收、鱼群监控等多项核心技术,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的自主设计及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它的启用实现了我国在开放海域规模化养殖三文鱼的突破,也开创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