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混改尘埃落定:董明珠及管理层受益 知情人称高瓴无意(2)
时间:2019-12-06 15: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同日,有分析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过去,格力电器通过市场化竞争干掉绝大部分对手,独占鳌头,格力的市场地位是来自公司治理和经营上的成功,最终通过产品征服市场而获得的。但是,格力电器未来亦必须警惕一点,即在天花板效应下,格力电器过去的优秀拯救不了格力电器赛道的劣势。如何突破,是新格力的新挑战。 格力电器416亿易主高瓴,将无实际控制人 格力电器这起备受瞩目的“世纪婚事”,最早披露于今年的愚人节。 4月1日,同样是一则临停公告,当中简短的“筹划股权转让”六字,有一种“字越少,事越大”的意味。 发酵一周后,格力集团才揭盅即将出手格力电器高达15%的股权,并且采用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引发多方竞逐和各界关注。 格力电器年净利润200多亿,是市场首屈一指的白马股,有能力吃下它的资本绝非池中物。 淡马锡、中信证券(港股06030)、春华资本、高瓴资本、厚朴投资等多家知名机构都被曾是潜在买方。 12月2日晚,高瓴系的珠海明骏宣布以每股46.17 元、合计416.6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格力集团手中接下格力电器9.02亿股A股流通股,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15%,正式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而珠海明骏未来将提名三名董事入驻董事会。 此次收购资金来源于珠海明骏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其中,珠海明骏自有资金218.5亿元,为珠海明骏各合伙人的出资,其余资金为银行贷款。 股改后,格力电器前三大股东将分别为珠海明骏、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和格力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15.00%、8.91%及3.22%。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珠海明骏作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距仅为6.09%,无单一股东持有上市公司50%以上的股份,亦无单一股东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 上市公司任一股东实际可支配的上市公司表决权份额,均无法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此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呈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局面。 与此同时,高瓴方,包括珠海高瓴、HH Mansion、Pearl Brilliance等,以及管理层实体及/或其关联方均承诺未来不谋求格力电器实际控制权。 业内普遍认为,珠海市国资委和格力集团发起的股权改革,实际上是响应珠海市国资委号召,践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格力电器治理结构重要战略举措。而 高瓴资本的加入,或将为格力电器在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方面带来诸多助力。 董明珠方将获丰厚股权激励 格力电器在10月28日晚间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公告”,其中有一处被视为利好以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层的重要表述:“本次受让申请材料中的受让意向书,要求意向受让方提出维护管理层稳定的具体措施,及未来与管理层合作的具体方案。” 11月11日晚又一纸“签约延迟公告”,则称鉴于股份转让协议的内容尚有未尽事宜,珠海明骏和格力集团仍在继续协商,双方同意将股份转让协议的计划签约日期延后。 所谓“未尽事宜”,被外界视为是具体的合作事宜尚未商讨完毕。 实际上,鉴于格力电器历史发展渊源,以及新资方与原管理团队各自来头不小实力不菲,如何商讨出一个双方皆满意的方案并非易事。 “从公告内容看,高瓴资本这次对以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层的确是诚意满满,如果没有本次混改,管理层不可能获得这么大的权益。”刘步尘同时提出猜想:“这些权益,也许不少是过去20天里,格力电器管理层进一步争取到的。” 与董明珠方如何合作是此次格力混改另一“主旋律”。 股改事件中最重要的两位男女主角,格力操盘手董明珠以及高瓴幕后老板张磊,此前各自的表态就可见些许端倪。 早在10月21日的一场活动中,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就公开表示自己尊重企业家精神和行业规律,称“要让企业家坐在C位上”。 张磊 11月28日的一场家具装饰业活动中,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则开腔称,格力混改是一次让中国企业性质改变的重要实践,目的是找到一个真正好的公司治理模式,想变成一个真正市场化、法制化、制度化的公司,私营企业老板们应该避免“公司是我的,想怎样就怎样”这种心态。 董明珠 张磊谈“尊重”,董明珠谈“企业规范治理”,似乎都透出一种顺应新改变、新合作的姿态。 除了言语表态,更有意思的点还在于董明珠实际出手的新动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