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变形记”
时间:2019-12-10 06: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小脸蛋,胖乎乎,宝宝爱笑不爱哭……”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靖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内,20多名搬迁户妇女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跟着老师学习育婴抚触操。 这是靖西市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班的一幕。同时举办的还有中式面点师培训班,20多名搬迁户正聚精会神地进行实操训练。 为了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靖西市人社局和深圳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开展劳务培训、劳务输出合作共建,并在靖西设立招聘服务工作站和招聘平台,累计向东部输送就业人数1000人次以上。 从靖西吞盘乡四定村搬到“老乡家园”居住的陈玉芬一家5口人,丈夫在外做建筑工,她在小区做保洁员,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当得知小区有针对贫困户的育婴师培训后,她马上报名参加。“人往高处走,我希望生活越过越好。”陈玉芬憧憬着美好未来。 在靖西,不少像陈玉芬这样的贫困户经过培训后,外出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而一些需要兼顾家庭的贫困户,则在安置点内的扶贫车间就业。 在百色,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都建有扶贫车间。 靖西新靖镇崇德村的梁丽华搬到“老乡家园”居住后,丈夫外出务工,她一边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一边在小区内的电子厂扶贫车间组装有线耳机。每月1000元左右的计件工资不算高,但与以前在老家的贫困生活相比,已是天渊之别。 这是粤桂扶贫协作开展以来,深圳对口帮扶百色取得的喜人成果。 “牵手结对一家亲,深百协作迈新步”“同饮珠江水,帮扶邻更亲”……百色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深圳小镇”住宅楼的外墙上,几行标语格外醒目。该项目规划安置来自百色9个县(市)的搬迁对象3万人,总投资约32.54亿元,其中由深圳财政帮扶资金投入3464万元。 “社区公益岗位安置了多少贫困户?” “扶贫车间安置了多少人?” “你们在这里生活习惯吗?”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磨长英率领委员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了解贫困户生活工作状况,视察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为了方便群众看病,靖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还引进了卫生医疗机构。从禄峒镇凌真村搬到小区居住的林秀英最近犯胃病,她便到小区内的康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找医生看病。“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方便!”林秀英赞道。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海升集团进入靖西后,带动当地柑橘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成为产业扶贫的源头活水。 自治区政协常委苏景昌说:“要加大造血功能,多培育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要强化创新精神,实现观念上的创新;强化执行力,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强化内生动力,克服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自治区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欧廷杰认为,粤桂扶贫协作好比一部机器,需要不断磨合,使这部机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磨长英表示,粤桂双方一线扶贫干部充满激情,他们把深圳的企业送到百色革命老区,送到贫困户家门口,这一点值得广西干部好好学习。广西干部要把粤桂扶贫协作优惠政策给企业送上门,让企业增强政策获得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