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
时间:2019-12-10 19:1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各地老旧小区改造目前主要集中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等问题,如完善消防设施、实施电气改造、老公房加装电梯;优化和完善老旧小区环境也是工作重点,包括路灯、井盖、甬道、围墙及外檐等公共设施的修缮,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增设停车泊位等。老旧小区改造后,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受益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 ——告别“拎马桶”,老旧小区改造大幅提升居民居住条件。 智能门禁、木质地板、独立厨房……迈进改造后的家门,年近七旬的陶大爷感觉有些陌生。“原本的两间房改成了现在的三房,一家三代四口人,还有了客厅和独立的厨卫。” 在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市虹口区春阳里风貌保护街坊,仍有不少居民过着厨房合用、马桶相伴的生活。上海市正在逐步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一二期改造房屋已经交付,200余户回迁居民已彻底告别“澡堂”和“倒马桶”时代。 在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新村,居民们不仅水电无忧,还通上了管道燃气。“原来一到晚上就断水断电,改造后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居民于文宝说。 ——老楼加装电梯让老人不再“悬空”。 “自从装上了电梯,我和老伴就再也不是‘悬空老人’了。一共交了5000多元,政府补‘大头’,我们出‘小头’。大家都很拥护加装电梯政策。”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年逾70的居民汤云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走进南京莫愁湖街道354号院,记者在楼栋间车棚改造的党员活动室里看到,居民们正在拟定电梯维护管理公约。据悉,这个楼龄20余年的老旧小区共住120户。其中,70岁以上的占九成,80岁以上的有一半。 “电梯给小区带来了新气象。”家住五楼、81岁的史慧敏说,“我老伴上个月发病,幸好有电梯,救护车直接到楼梯口把人接走了。” ——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便利社区生活。 在建于1988年的石家庄经编小区,76岁的居民闫大爷告诉记者,小区去年底经改造新安装了路灯,以前雨后泥泞难走的小区道路也换成了透水砖。“小区里还安装了监控,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高。” 石家庄多个小区经改造完成后,主路两旁都新修了便道,便道上新画了停车线。以前小区主路上乱停放的车辆都整齐划一地停在线内……正在安装供暖管道的电业小区,施工队顺便给楼顶住户加装了防渗隔温层。住在顶楼六楼的李先生说:“铺设隔热层一分钱没花,政府办了件暖人心的事。”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有关负责人透露,2016年至2018年,南京市累计翻修道路126.57万平方米,增加停车位6097个,新增绿化面积37.85万平方米,设置休闲广场12.18万平方米。 “住进新家,感觉活得更有尊严了。”上海市民陈敏新夫妇和儿子、92岁的婆婆三代四口人曾一起“蜗居”在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陈敏新说,旧屋墙皮一摸就往下掉,房子木质腐烂,设施老旧,白蚁、蟑螂、老鼠特别多。“家里能有独立的马桶和洗手盆是我们几十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社情民意统计调查,81.5%参与调查的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使其生活品质提升。上海市虹口区房管局城市更新科科长孟韬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其不仅增强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还大幅改善了城市面貌。 目前,各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明显,受益人群数以十万计。如,成都市2015年开始实施老旧院落改造工作,截至2018年底完成了3191个老旧小区改造,22万余户居民从中获益;南京受益群众已达20多万户…… 改造投资总额高达4万亿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当前正推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造的费用、今后运营的费用、给社区居民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费用加起来,资金需求总规模是非常大的。据专家初步估算,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高达4万亿元。 2015年以来,成都市开始实施老旧院落改造工作,截至2018年,已投20.9亿元资金,完成了3191个老旧小区改造,22万余户居民从中获益。 成科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文明介绍,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街道成科路社区合雅苑小区,改造共投入近200万元,其中每户居民只需负担500元水表改造费以及每平方米2元的小区公共维修资金。“一开始也有很多居民不理解为什么要出维修资金,但通过党员进小区一家一户做工作,大家都明白了小区需要共建共治共享的道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