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论斤卖” 力帆汽车无视科技含量濒临破产(2)
时间:2020-01-04 14: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力帆在造车的核心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而新能源车又是未来战略,现在用来‘救急’是没希望的。” 事实上,尹明善“论斤卖”的经营理念贯穿其不同的产业形态。在创业早期经营图书时,尹明善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把一本书的利润压缩至两分钱,但3000多万册的销量为他带来第一桶金;在经营摩托车时,尹明善明确表示:“力帆的摩托车20块钱一斤。” 凭借低廉的价格,力帆曾经在越南市场将日系品牌打得“抱头鼠窜”,并助力自主品牌将市场份额提升至约80%。然而,时过不久,当地消费者发现力帆摩托质量比较差,使用寿命短……此后,日系品牌摩托车卷土重来,力帆等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无论是摩托车还是汽车,力帆一贯奉行的“论斤卖”短期内或可取得一定成效,但并非长久之计。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是兼具高新技术与成熟科技,且需要不断创新的集大成产品。所谓的“论斤卖”不但是对自身产品技术的无视,也是对自我品牌价值的否定,更容易给消费者留下质量不佳的印象。还有观点认为,力帆“论斤卖”违背汽车产业发展规律,无视汽车技术迭代、升级,甚至伤害整个汽车产业形象,无异于害群之马。 力帆创始人尹明善 任何产品一旦配置到汽车“身上”,价值就会得到很大提升,因为它们要和汽车一起应对高温、高寒、高压、高湿,并随时可能处于剧烈的运动中……同时,随着“新四化”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等智能化装备越来越多地配置到汽车上,众多车企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大投入,这都是以“按斤论两”所不能衡量的。力帆汽车“论斤卖”与时代发展的大势背道而驰,被市场淘汰也是必然的。 “汽车企业要想做大趋强,都将面临‘创新’的风险,甚至要经历‘范式革命’的‘生死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强调,创新的范围极广,包括发展模式、技术路径、资本运作、产业链融合、制造向“+服务”延伸、品牌建设和经济效益预期等,其中一项在践行过程中失败,则全军覆没。 最后不能不说的是,北京的力帆车主刘先生所担心的无处维修、保养问题,根据商务部2017年发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我们相信力帆汽车会为其几十万汽车车主负责到底。同时,也提醒广大车主今后在购车时要擦亮眼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