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汽车新零售,从火热到落寞的四年(2)
时间:2020-01-11 01: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在下沉市场中,装修华丽的4S店进不来,熟人生意大行其道,似乎所有的商业圣经都失去色彩。下沉市场的二网店以小规模店面为主,甚至存在大量夫妻店。受限于店铺面积和自身体量小,二网店大多资金周转度低,没有大量囤货的能力。他们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等待客户上门寻找匹配车源。然而,消费者的需求是分散的,这就导致用户对二网经销商的货源多样性要求非常高。 而在汽车市场的二元格局中,4S店由主机厂商直接供货,但主机厂从不和二网经销商对接。这就导致二网经销商在竞争中存在天然劣势,货源成了他们的核心诉求之一。 主机厂这边有触达下沉市场的诉求,而二网经销商又需要货源渠道,但二者却无法直接合作。由于这样断点的存在,汽车新零售平台应运而生。 人人都想破局汽车新零售,各家也都在尝试各自的招数。 车行168,以解决二网经销商货源的痛点为主,借助大搜车集团的客源、及金融保险资源逐渐向全服务链条打通。神州优车则是选择联手宝沃汽车推出新零售平台,提出“千城万店”计划,以实现低成本运营,将经销商变为服务商,网点下沉接近用户。车势公司除了为新车二网提供其数字零售工具“车易销”以外,还通过新零售平台“买车车”,实现对经销商进行“新金融、新渠道、新供应链”三方面的赋能,打造汽车流通网络。 路还很长 新旧模式的交替从来不可能一马平川,更何况汽车新零售面对的是已经成形多年的4S店模式。 目前汽车新零售平台还看不到成功的案例,大部分平台只是起了引流的作用,并没有真正打通整个新零售。一位主流主机厂的从业者告诉亿欧汽车:“未来汽车新零售模式的突破应该是在整车厂端形成的。” 整车厂端新零售的最佳案例就是特斯拉。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采取了直营店的模式,而非传统的4S代理模式。特斯拉客户可以在网上下单、并在线下交付,维修服务则可以在外包的经销商处。这种模式也吸引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效仿,比如蔚来、小鹏汽车均建立了自己的直营店。 当市场在跌入寒冬的时候,谁都不想再固守成规。传统车企也在汽车新零售上寻找出口,但碍于自身的束缚,在思维、组织架构和资源分配上都很难推出十分激进的新零售模式。当前,车企的更多精力都在新四化的转型上,在新零售方面的注意力并不高。 传统的4S店模式依旧稳固,他们将长期存在,并把握着一二线城市的主要市场,汽车新零售对这一市场难以撼动。汽车作为耐用商品,有售后服务的需求。汽车新零售平台无法真正完成商业闭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无法解决服务问题。 在低线市场,汽车新零售的局面更加尴尬。渠道下沉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客源分散、抗风险能力差、熟人生意大行其道等问题,互联网创业者是否能轻易挤掉原有渠道的份额,还是需要画一个问号。 而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汽车新零售想要获得突破则更加困难。目前为止,能够实现正向现金流的汽车新零售平台几乎没有。 2019年中秋节前夕,车好多集团CEO杨浩涌在内部信中表示,“瓜子二手车和毛豆新车两大业务的亏损均大幅收窄”,但也证明了,即使是头部企业,距离盈利仍有距离。 作为赴美上市第一股的团车网也被指责太过“烧钱”。2019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团车网股东的净亏损为4680万元。即便以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核算,该公司净亏损也达到了3760万元,同比扩大了350%。 这些企业与市值大比例蒸发的易鑫和优信都是行业内的头部玩家,但他们的市场表现却让人不得不摇头。 互联网公司的症结就是,它们并不具备在汽车新零售上完成闭环的实力。未来,汽车新零售平台想要提升竞争力,必须在新渠道、新金融和新供应链上给予客户全新的体验。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先活下去。 如今的汽车新零售平台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真正的生死战还未真正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