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首富刘忠田:“故宫奔驰女”事件意外牵扯出东北神秘富豪
时间:2020-01-20 18: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蝴蝶扇了扇翅膀,引发了飓风,新奔驰大G炫富牵扯出了一位中国前首富——铝业大王刘忠田。 要不是这场意外风波,很多人大概已经不记得这位神奇、神秘、低调的中国前首富,被誉为“最会做生意的东北人”了。 01 谁是刘忠田? 2009年5月8日,港交所,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商中国忠旺敲钟上市,刘忠田满脸笑意从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手里接过贺礼。 公告显示,他和妻子王志杰当时通过忠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国忠旺40亿股,占比74.1%。 这是这位神秘东北富豪为数不多的公开露面,此前连上市前的全球路演刘忠田都未现身,而是派一个副手全程参与。中国忠旺成功上市,让刘忠田身价一度高达260亿港元,超过了彼时刚刚被媒体评出来的首富“钢铁沙皇”沈文荣。
关于刘忠田的发家史流传两个版本:一种是,刘忠田高中毕业后当木匠,在当地的粮管所修理桌椅,后来在岳父背景的帮助下去做了石化生意。 另一种是,1978年,14岁的刘忠田怀揣着借来的200块钱,上长白山(603099,股吧)做木材生意。巧合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东北另一个神秘的金融巨鳄,中植系创始人解植琨也是靠着木材生意起家,为人也是相当神秘。 到1984年,东北的木材生意逐渐被江浙商人垄断,刘忠田才转做化工,给本地钢铁厂生产耐火涂料。 那时候东北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但是市场逐渐开放,双轨制成为中国经济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机遇。 所谓双轨制就是1979年后,国家对原材料实行价格管制,同时又允许企业生产自销产品,这就形成了“计划”和“市场”两个价格。从1984年提出到1989年“双规变单轨”,价格双轨制只存在了短短数年时间,却催生了一个一夜暴富的阶层:倒爷。 刘忠田“在双轨制的机遇中收获了最早的致富经验和资本,并且由个体户逐步向民营规模企业转化”。而在双轨制下获利,大约不是当倒爷就是当倒爷的上游供应商。
没有人知道刘忠田在双轨制中获利多少,只知道在1989年,当政策变向,双轨变单轨之后,年仅25岁的刘忠田随即创办合成树脂化工厂并任厂长,又先后创办了辽阳铝制品厂、福田化工、程程塑料等企业。 1993年,29岁的刘忠田创办辽宁忠旺有限公司,生产门窗专用的铝型材,年少有为。 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一开始还是个合资企业,合资方是香港的企业。等到十几年后中国忠旺红筹上市,辽宁忠旺股权转移,人们发现,这家名为“港隆”的香港公司彼时由刘忠田百分百控股。
那时候合资公司可以享受额外的税收优惠。 这一提前的布局不仅为辽宁忠旺节省了税款,日后也为忠旺集团突破10号文件,顺利在香港上市打下了基础。 这家铝制品企业,最后越走越远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最终也将刘忠田推向中国首富的宝座。 02 “豪赌”转型 在过往媒体的笔墨中,刘忠田是个智勇双全、勤劳朴素、敢做敢当的完美企业家形象。 1994年辽宁忠旺建筑用铝型材投放进市场,依托房地产行业快速升温,辽宁忠旺业务量也逐年走高,1996年产能上了十万吨,此后据称刘忠田还拒绝了美国铝业4.5亿元的收购价格,原因是“刘忠田通过考察,掌握了行业兴衰的发展规律“。 2002年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刘忠田从一片欣欣向荣的建筑型铝材行业杀入国内刚起步的工业型铝材市场。 当时我国工业、交通等领域用到的特大型铝合金型材全部依赖进口。2002年第一台由我国自主生产研发的万吨挤压机在山东丛林集团投产,这才结束我国特大型铝合金型材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