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简单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不该!
时间:2020-02-28 07:5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当然了,补贴到了车企手里,他们一样得拿钱去找宁德时代等采购电池,这个补贴相当于也发到了电池等供应商手里。不过呢,这么一来,补贴政策里要求的电池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就与汽车生产企业关系不大了。相当于,政策说拿到红色气球的奖励棒棒糖,企业就去找电池厂家买红色气球;过了一阵,政策说,红色气球不行,得红色和红色相间的,于是动力电池企业就按需生产,汽车生产企业买回去,在生产线上组装完成,通过经销渠道销售出去,领取补贴。 这就相当于,研究怎么吃鸡蛋比如何让鸡更高质的产蛋更重要。所以,即便补贴救市,补贴方式应该改改,不能简单的延续以往的补贴政策。 再者,上文也提到,比亚迪用"刀片"电池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续航短的问题,成本又比三元锂电池低20%以上,也许不补贴,放任市场竞争,一样能成事呢。 补短板把钱花在刀刃上 找到一条2016年7月的数据,那时候中国有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200家。一年120万左右的销量,能养活得了这么些企业吗?更别说很多企业连产品都没量产就死掉了,有一些则骗了一些补贴后销声匿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补贴催生了很多本不该出现的新能源企业,他们活着也只是相当于一个二道贩子,攒出来劣质汽车去骗补。其实,新能源汽车为中国车企带来了赶超外资、弯道超车的机会,是有可能直接产生豪华汽车品牌的。 在汽油车领域,我们30年的市场换技术收效一般,外方出技术,中方企业躺赚,少有企业想自主研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10年的补贴换市场效果也一般,国家出资金,生产企业躺赚,同样少有企业打磨核心技术。不过,现在还有挽救的机会。邓公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过时。 所以,首先应该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在国家层面,我们有国家科学技术奖,汽车行业也可以参照。技术创新的风气和风潮形成了,自然就有机会实现赶超了。若是汽车圈也出现华为那样的企业,敢于把自己的领先技术公开免费的给对手使用,对手还不敢用,那个时候试问还有谁不对中国品牌汽车趋之若鹜! 其次,优化电动汽车的使用环境。买了电动车,小区不让安装充电桩;开车上了路,很难找到充电站;停车难;废旧淘汰车辆的回收再利用的问题;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等都需要解决。 第三,则是继续免收购置税、增加限购城市新能源汽车指标、给消费者电费补贴等促进消费的办法。 AM车镜总结 总的来看,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方向,只有先实现了电动化,网联和智能才能更好的发挥。电动车普及的关键在于技术突破,应该补贴技术突破的个人、团队,而不是补贴四处采买了三电零部件回到工厂组装的生产企业,技术进步是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车企来说,在配套车企努力实现三电技术突破的时候,各大厂家应该把车的外观、内饰、网联、智能、人性化细节、储物空间、售前售后服务等等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用传统汽车的壳子装入续航里程更长的电池等部件,靠低价低质的策略短时间风光。如若依然如此,跨国豪华车企肯定能将三电系统等匹配得比你更好,到头来还是会陷入和传统燃油车一样的竞争态势。 从2019年开始,到未来三年,中国车市正在上演第一波淘汰赛,无论是传统燃油车企业还是新能源车企,还延续以往的固化思维做产品、做营销不能说肯定不行,但最多只能守成,开创就别想了,虽然没犯错,但别人前进你原地没动,就是最大的错,败亡也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