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隆冬光降 多部分联手启动二手车出口(2)
时间:2019-05-28 13: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新政出台后的市场反映,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天下工商联汽车商会会长李金勇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政策公布后,有多家企业暗示感乐趣,但真正有实力、有能力做出口营业的企业依然是少数。“可以预见的是,一些既认识海内二手车市场,同时具备海外市场开拓经验、建有海外贩卖链条的企业,会成为第一批走出去的上风企业代表。个中,意向企业中不乏范围实力俱佳的央企。” 在国际二手车市场上,美国、日本、韩国为前三名出口大国,个中美国和日本的出口二手车占有了国际市场的九成份额,首要方针市场均在非洲、东南亚和俄罗斯。中国二手车要在已经开端成型的国际市场中杀出重围,并非易事。 “鉴于海内入口、合伙车代价偏高,国产汽车或将成为首批出口的主力车型。”秦志威坦言,因为中国自立汽车品牌的国际知名度较低,营销推广用度也将是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一大支出。“中国车要在海外市场和美国车、日本车同台竞争,晋升品牌形象必不行少,推广压力很大。新车走出去,二手车才能走出去。” 秉持“谁出口谁卖力”的原则,二手车商理答允担售后办事。然而,车商自建办事系统成本太高,办事质量也难以保障,短缺可行性。中国汽车畅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中国可以鉴戒日本的二手车出口经验,促使海内车商和入口国车商充实互助,海内企业提供前端车源,方针国作为入口商,组织对接落地之后的工作。“方针国入口商可以操纵自有贩卖链条,卖力贩卖和售后环节,有利于保障车辆办事质量。” 别的,奋发的物流运输成本也让浩瀚二手车企业望而却步。秦志威向《中国新闻周刊》举例说,一台国产二手车运输到非洲某国,运费成本就可能到达5000元以上。而欠发财地域的需求车型恰恰以2万元阁下的低价车型为主,若大量出口低价车型二手车,企业利润微薄,甚至将面对无利可图的困境。 “要打造推广+物流供给链+售后办事+物联网平台的全链条,没有一个亿干不了,当前具备全财产链的二手车出口企业百里挑一。”秦志威坦言,“纵然企业主导物流供给链体系建设,也需要当局在地盘、海关等方面提供多方面协助。” “自建物流链成本太高,对大都企业而言并不实际。”罗磊发起,物流供给链可以按照地域间隔形成差异,远途的二手车物流需求也势必会催生专业的物流供给商。以东南亚为例,物流间隔较近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度,由车商直接开车运输即可。而对于较远的地域,则与本地的专业物流供给商互助,实施批次运输,尽量降低单辆汽车运输成本。 综合来看,中国二手车出口既有上风,也有劣势。李金勇认为,一方面,中国二手车出口首要拥有车型上风、供应上风、节能上风和配件上风。车型富厚、车源量大,与美国车比拟更为节能,汽车配件代价相对低廉,维修成本较低,这都是争夺海外欠发财地域市场的紧张上风;另一方面,中国二手车的劣势首要表现在车况、海外市场经验和收集基础上,中国二手车的整体车况不如发财国度,且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较为生疏,缺乏海外贩卖和售后收集,这也是初期打开海外市场要面对的挑战。
政策壁垒 对于箭在弦上的二手汽车出口营业,海内对入口、合伙汽车征收高额税费所形成的高额二手车价,成为企业思索二手车出海战略时的挂念之一。二手车企业对减免税负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增值税、消费税、附加税的三项退税政策值得期待。”李金勇发起,国度在拟定二手车出口退税政策时,可思量以出口代价退增值税,实现13%阁下的税收减免,至少要明确增值税可退税,再思量退消费税和附加税。“若政策可以或许实现三项退税,中国二手车走出去才有代价上风。” 在当局层面,减税和补助均是可行的政策勉励方式。罗磊发起,当局可思量对二手车出口企业举行补助,帮忙其进入海外市场,但需要严把审核关,制止补助滥用。“在《通知》中,要求严酷甄选出口企业,也是担忧有小企业借出口之名骗取补助,粉碎市场秩序。” 在企业层面,加速自立品牌成长也是一条竞争思绪。“打出差价不失为一种有用的竞争手段。”秦志威认为,加速国产车成长,以30%~50%差价把同档次合伙车代价压下来,也是助力二手车出口的一种可行之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