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复工后 我开始怀念共享汽车了(2)

他以自己上下班通勤的三十公里路程为例,每天通勤要花费将近60元,一个月下来(出去周末)租车要花费超过1300元,相比地铁每月400元左右的开销高出太多,“如果不是包月优惠,顺路送爱人上下班的话,我也不会租。”

阿津告诉懂懂笔记,尽管这些租车企业、共享汽车平台都推出了优惠的自驾出行套餐,但对于上班族而言开销很大。

“以前共享汽车刚刚推广时,各平台都在补贴,和现在一比真的便宜太多了。”他抱怨道,当年包月用车套餐甚至仅需三、四百元,但如今“幸存”下来的平台用车资费越调越高,“基本连折扣券也不发了,优惠更是少得可怜。”

身边更有同事“吐槽”说,要不是因为疫情绝不会去开共享汽车,只要疫情一结束就去把押金推掉。

“现在很多共享汽车消毒频次都很低,感觉有的是两三天消一次毒。”阿津期待,在自驾通勤需求激增的趋势下,能有新的企业加入共享汽车赛道参与竞争,“这样优惠力度、服务品质才能有所提升。”

在这样的节骨眼,真会有新的玩家“征战”共享汽车领域吗?

3、暂时的火爆难以成为支点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问,共享汽车会和生鲜电商一样,起死回生吗?”

陈权(化名)是广州一家投资管理机构的投资经理,他告诉懂懂笔记,由于各大城市陆续复工,确实让租车和共享汽车方面的需求激增。不过经过去年市场的惨烈洗牌,目前市面上可选择的平台很有限,收费也都不低。

“很多朋友觉得,因为用户在家有买菜的需求,于是盘活了原本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所以复工之后,上班族自驾的需要也会救活大量共享汽车平台。”陈权表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近年来大量共享汽车之所以会倒闭,是因为缺乏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依靠融资、补贴烧钱、低价优惠吸引用户,最终资金链断裂走向失败。“共享单车如此高频的共享项目,目前都很难实现盈利,更何况是共享汽车。”陈权表示,目前市面上还能正常经营的品牌,要么是收费较高能打平,要么是背靠国企、车企等大靠山。

“除了创业者之外,投资机构看到共享汽车的项目也十分保守,基本上现在没人会投。”在他看来,这种短期内的市场需求支撑不起来长久的市场考验,一旦疫情结束,共享汽车的需求就会“打回原形”。

“同时,用户习惯于过去大幅优惠折扣的资费,一旦近期发现用车成本过高,就会立即放弃,共享汽车本身的价值依然很难被认可。”陈权强调。

结束语

有舆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生鲜电商起死回生,同时盘活了在线教育和在线办公应用,因此租车行业、共享汽车领域也能够再次迎来发展的机会,或许新的平台又将陆续入场。

但从近一周的走访调查来看,这种“机遇”非但不能让共享汽车热闹起来,甚至连租车市场也只是特价车型好租一点而已。显然,众多有通勤出行需求的用户“怀念”的,只是共享汽车曾经的“低价”,而非那些消失的共享汽车品牌和服务。

微信公众号搜索" 驱动之家 "加关注,每日最新的手机、电脑、汽车、智能硬件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