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万毕业生迎最难就业季:企业缩招、尴尬云招聘(2)
时间:2020-06-28 09: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招聘需求大幅下降,就业进程整体延后,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压力交织。多方因素叠加,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了今年“最难就业季”的几个特点。 随着公司复工,疫情在国内得到一定控制,企业的招聘需求逐渐回升。Boss直聘近期的报告称,截至5月20日,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五个主要行业招聘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餐饮的招聘几乎回归正常,同比2019年恢复了92.9%,酒店对人才的需求恢复到了去年的87.5%,贸易/进出口、广告/传媒的招聘需求回升至去年的7成以上。旅游业尚未恢复元气,招聘需求只是去年的51%。 并非所有行业都在缩招,统计发现,互联网企业、机械/制造业、能源/化工/环保行业应届生需求量却不降反升。 今年2月,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春季招聘为大学生开放超过6000个全职及实习生就业岗位。“今年的需求比往年翻了一倍,去年的校招需求是3000人左右。”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有大量需求。疫情也并没有影响字节跳动的招聘节奏,春招从2月持续到4月底,截至6月初,字节跳动已经给3500余位学生发放了offer。 Boss直聘研究院的报告也提到,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热门产业的应届生招聘力度普遍提升,面向应届生的岗位规模较去年同期均有1~5个百分点的提高,应届生岗位占比也高于全行业均值。 6月1日,2020夏季武汉市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招聘会现场。图/IC 云招聘的尴尬 受疫情影响,线上招聘了成为2020届春季校园招聘的主流方式。 3月4日,教育部发文,“教育系统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要暂停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要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级联通的就业网络体系以及社会招聘网站,联合举办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24小时365天招聘活动),各地各高校要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上述网上招聘活动。” 智联招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截至6月4日,今年春季智联招聘平台已经举办1217场空中双选会,超过73万家企业参与,发布280多万个职位。Boss直聘、前程无忧等各类招聘平台,甚至快手、钉钉等互联网公司也为线上招聘提供了新的渠道。 线上招聘看似热闹,但效果到底怎样?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线上招聘是疫情下的无奈选择。企业HR与应聘者全程无接触招聘,更加安全,成本也相对更低。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初体验,招聘双方都出现诸多水土不服,很大程度影响了春招的进展和效果。 “部分企业跟我们反馈,有时候和学生聊着天,突然对方就黑屏或者断线了。”中国民航大学就业办刘阔注意到,这些意外造成面试不顺畅,可能会成为学生的减分项,影响企业对应聘者的选择。 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蒋利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线上招聘虽不受地域限制,但也正因为这份便利,存在弊端。学生海量投简历,用人单位的简历查看率直线下降,据他们统计,大约只有35%。学校为此曾给400多家用人单位一一发去短信,提醒他们及时查看学生投递去的简历,最终有100多家给予了肯定回复。 另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月至今,湖南科技大学举办了8场线上招聘会,提供了超过10万个岗位。但截至5月中旬,网上签约人数为500人左右。而往年举行的线下招聘会,每场会提供2万到3万个岗位,大约会有1000人达成意向。 “线上视频面试给我们的选人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难点。”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陈洁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往线下面试时,从见到学生走进房间到开始自我介绍,3分钟内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是否是公司想要的人,能有效识别这个候选人是否是公司的黄金目标人群。但在线上招聘,人力资源部门分岗位安排毕业生面试,学生隔着屏幕自我表现,面试官很可能会忽略一些肢体语言等因素的观察。 线上面试也会让一些企业的招聘陷入被动局面。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是位于陕西的一家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3月,公司开始参加线上春季校园招聘会,有30多个技术类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为了更快招到人才,公司还新开两个网上招聘端口。但直到6月初,这些岗位仍然没有招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