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之后是寶馬汽車“召回”和“不召回”哪個更可怕(2)
时间:2019-09-24 22: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除了產品質量上的硬傷之外,新能源汽車的售后也讓消費者十分頭疼,尤其是關於電池免費退換標准的不明確是很多新能源汽車消費糾紛的源頭。 圖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19月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擬將電池和電機納入電動汽車的“三包”范圍,等同於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意見稿還提議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或電機發生嚴重質量問題時可直接免費退換車,譬如電池起火等情況。 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的續航虛標以及電池衰減問題,在擬出台的規定中提到,“動力蓄電池放電容量衰減限值和對應的測試方法由生產者明示在三包憑証上”。行業人士表示,關於動力電池衰減的質保標准,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籌備中,今年發布和實施的可能性很大。 “由於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尚未成熟的產業,產品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在實踐使用中去不斷完善。隨著銷量的增長,投訴量增多是一個正向關聯的關系,能夠理解。關鍵是,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這需要企業重視。”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郝慶豐表示。 召回=質量差? 資料圖。孟德龍 攝 很多人認為,召回等於質量堪憂,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並非如此。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介紹,反映汽車質量的指標叫PP100(每百輛車問題數,數值越低質量越好),權威機構JDPOWER2017年發布的《中國新車質量研究》顯示,自主品牌和國際品牌PP100指數從2000年的相差396縮小到13,說明中國汽車質量已經十分接近世界標准。 “從召回情況看,2004年啟動13起召回,涉及到33萬輛,到現在千萬級的召回,車企通過召回,消除了潛在質量問題,是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所以召回並不等於質量差。” 此外,中國的汽車召回數量盡管連續三年突破千萬,但2018年相較2017年召回數量下降37.5%,2019年一季度召回數量相較2018年同期下降66%,也印証了中國汽車質量的提升。 關於召回,李駿建議消費者做好三件事:主動向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反饋情況,向企業提出合理訴求﹔二是要配合召回調查﹔三是要主動地把自己的汽車開到4S店進行召回維修。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消費者沒有響應召回,廠商也不能免責。廣州創杰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智成表示,“消費者購車,等於和汽車主機廠簽訂了協議。根據《合同法》的對等原則,汽車主機廠對車輛質量負有責任,不會因為發起了召回就免責。”在美國高田氣囊事故中,相關判例也都支持了這一說法。 網友反映遲遲不能更換安全氣囊。 針對有網友反映的,接到召回通知后遲遲未能更換安全氣囊的情況。北京聖運(天津)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乃龍向記者分析,根據消保法等相關規定,如果在召回期間未及時更換安全氣囊出現人身傷害事故的,由生產商和銷售商承擔賠償責任。 ”車主可以與生產商或銷售商協商和解,也可以請求當地的消費者協會組織調解,也可以向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約定仲裁的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未約定仲裁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