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70年:广厦千万间 居者有其屋(2)
时间:2019-09-26 21: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当前,房地产大建设阶段尾声渐近,行业发展转向中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住宅存量267亿平方米,套户比达到1.07,住房短缺基本缓解。此前的2013年,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出现峰值,此前的2011年土地购置面积也出现峰值。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迈入存量房市场。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在“房住不炒”、“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理念不断强化的背景下,房地产业正在快速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应顺应行业转型升级大势,追求更有质量的增长,实现均衡稳健创新发展。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房地产行业百强企业积极进行规模化扩张,通过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销售再创佳绩,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分别达87239.1亿元、6624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和32.0%,增长率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增幅21.0、30.7个百分点。从增速看,百强企业销售额、销售面积增速较上年分别增长1.1、10.7个百分点,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规模增速放缓,各地限价、限购等政策频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企“拿地便挣钱”的传统模式被颠覆,规模和利润持续上涨面临诸多挑战。同时,行业头部力量加速强化,房企间的竞争白热化日益突出。 业内认为,我国房地产行业在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后逐步趋稳,发展模式也由传统的粗放型开发逐步走向精细化产品打造。未来,企业需要通过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着眼于“美好生活”建设,围绕客户需求,从文化、科技、健康等方面入手,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品质,以差异化的产品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最终目标:从居住场所到追求美好体验 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整体迈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开发到存量经营的过程中,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不断颁布和落实“楼盘精装化”政策,住宅不再仅是人们的居住空间场所,更是美好生活的载体,人民居住体验升级的需求空前高涨。 随着人工智能、5G智联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和智能建筑频频应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掀起了一股房企产品智能化发展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房地产百强企业当中,超过半数已经开始布局或者全面落地智能化住宅项目。 9月2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为城市面貌的改变,为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冯俊表示,以住宅为主要产品的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内在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要;过去,房地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住房极度短缺问题;今后,房地产业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居住得更舒适、更幸福。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方兴未艾,特别是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新科技正在向房地产行业渗透。他认为,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科技赋能。“在城镇化快速运行下,房地产行业享受了高增长的能力,改革之初,我国城镇化率不足19%,人均住房面积不足7平方米,商品房市场一片空白。到去年底城镇化率接近了59%,人均的住房面积超过了40平方米,商品房的市场总量超过了15万亿元。” “科技创新将成为房地产行业重要应用场景,从智能家居到智慧社区,再到智慧城市,甚至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都将成为重度应有平台。”张玉良表示,未来,房地产将与科技深度融合,房地产为科技提供应用场景,科技为房地产增加新的内涵和附加值,乃至于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智能互联网将是房地产的重要方向,是未来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