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白酒业绩分化:高端酒大众酒风光 区域品牌借酒消愁

  记者 王基名

  白酒股是近两年的明星股,今年A股19只白酒股中有8只创出历史新高。

  股价背后是业绩的持续增长,特别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业绩与股价表现均异常凌厉,充分享受消费升级红利。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投资人士表示,“白酒的高度,还是要看茅台的高度”。

  此外,有着“民酒”称号的二锅头近两年市占率也引人关注,被视为白酒的“另一头”。与此同时,白酒板块的分化也愈加明显,部分区域性白酒面临“本地市场与中低端酒市场”双重被抢占的境地,对外拓展又难以打开局面。

  亮丽业绩背后的分化

  半年报收官,A股19家白酒公司整体表现不俗,继续维持较好增长,但同时分化现象也更加明显。

  2019年上半年,14家白酒公司营收增速超过10%,其中有9家增速超过20%,已暂停上市的在盛达集团入主后,主营业务好转,营收增长最高(103%);另外,营收增长35%、增长34%。净利润方面,15家白酒公司上半年增速超过10%,其中12家超过20%。

  整体上,在2016年以来白酒板块复苏并维持高增长以来,今年上半年白酒公司营收增长略有收窄,但业绩增长仍维持高位,保持较好的增长质量。而去年上半年,在茅台提价影响下,也是相关白酒公司提价迅猛的阶段。

  具体来看,头部酒企尽显风采。今年上半年日均赚1.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94.88亿元,同比增长18.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51亿元,同比增长26.56%。紧随其后的五粮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1.51亿元,同比增长26.75%;净利润93.36亿元,同比增长31.30%。一家剑指千亿目标,一家向着全年500亿迈进。

  另外,作为“茅五泸”名酒之一的,总体规模略显逊色但增速明显,上半年实现营收80.13亿元,同比增长24.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0亿元,同比增长39.80%。

  不过,今年上半年,有四家白酒公司业绩同比下降,而且其中三家营收也同比下降。相比于2018年上半年仅有业绩下滑的状况,白酒企业分化趋势更加明显。

  其中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06亿元,同比下滑7.8%;净利润亏损3178.34万元,同比下滑629.21%。是上市白酒公司中今年上半年除了*ST皇台外,又一家亏损企业,而且业绩降幅最大。

  青青稞酒则是其中营收降幅最大的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下降22.46%;净利润2244.94万元,同比下降74.51%。青青稞酒在2016年以来白酒回暖的14个季度以来,其净利润有12个季度同比下降。其中2019年第二季度为下滑最严重的一季,青青稞酒净利润当季亏损2804万元,相较于去年第二季度下降2339%。

  另外,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6.38%;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14.37%。

  一位白酒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白酒行业正呈现结构化调整趋势,行业分化加剧,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正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预计未来行业分化将加剧,而龙头则将尽享溢价。

  被挤压的白酒公司

  在今年贵州茅台股东大会期间,贵州茅台董事长李保芳从白酒周期的角度讲述过茅台的发展,并将2016年以来称为国内白酒的一个新周期,也就是市场及分析人士常说的消费升级周期,此次白酒周期以非官方消费力为代表,“喝好酒”成为一种趋势。

  在众多白酒公司半年报中,白酒消费升级、产品优化升级等关键词频频现身,既是部分白酒公司业绩大增的催化剂,也是部分企业的“亏损原因”。在头部企业稳定的情况下,白酒的竞争格局在次高端更为激烈,这其中也多以区域性白酒为主,部分强势区域白酒外扩,但另一部分区域性白酒则面临本地市场被抢占,外地市场难以开拓的局面,高端酒市场竞争乏力,而中端酒市场被抢占的境地。

  伊力特在半年报中称,随着行业内白酒消费已逐渐回归品质、回归理性的趋势,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出市场化、专业化以及细分化的趋势,“公司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严酷市场环境”。

  作为新疆酒企,伊力特坦言上半年销售面临着挑战严峻,疆内市场销售总量萎缩,疆外市场处于开拓期,公司营销处于战略转型期。2019年上半年,伊力特疆内市场销售收入约6.98亿元,同比下降3.73%;疆外销售收入约2.32亿元,虽同比增长不错(10.3%),但明显占比较小。另外,伊力特2019年上半年高档酒收入约6.93亿元,增长11.45%;中档酒销售收入约1.75亿,同比下降33%。

  青青稞酒主要聚焦中低端市场,产品覆盖地区也主要在青海省周边区域。公司也表示,高端及次高端产品全国化竞争格局使白酒行业竞争加剧,区域性酒企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对于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0.01%,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外来品牌通过高知名度的品牌拉力和初期的高毛利,抢占了一部分终端资源和消费者,给青海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