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通用乏力 上汽集团再难“躺赚”(2)
时间:2019-11-02 02: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目前在市场上表现乏力,主要跟产品线有关,这点和一汽大众表现作个对比就能体现。”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对时代财经表示,上汽自主品牌目前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要想有更好的表现关键还得看新产品的推出及市场营销,时好时坏是它近年的特征。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向时代财经表示:“上汽集团的合资品牌在季报中表现不好,和自身有一定原因,但更主要是受到整个汽车消费下行的大环境影响。” 对于上汽集团的未来发展,贾新光认为,从整个行业的未来趋势看,如果外资放开准入的情况下,上汽必须全心全意坚持自主研发、抓好自主品牌,延续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良好势头,“这是以后和外资车企竞争的重点所在。” 如今,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已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转型是大势所趋,上汽也在上述领域进行了巨额投入,表现却不如人意。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荣威550插混曾经一车难求,如今汇集上汽所有尖端科技的Marvel X却没有出现预计之中的热销。目前全年累计销量不过2000多辆,尚不及某些造车新势力一款车型一个月的销量,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在无人驾驶布局上,上汽集团似乎仍在闭门造车。纵观全球无人驾驶格局,各大主机厂之间、主机厂与零部件厂商之间、主机厂与互联网公司之间都在相互结盟,而上汽当前还缺乏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其无人驾驶平台也未曾出现在国外的榜单上,发展前景堪忧。 在共享领域,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刚刚起步,尚不具备追赶滴滴的实力。可见,上汽集团在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新四化”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 还未能走出去? 上汽两家自主品牌公司不仅在国内帮助上汽集团稳定销售局面,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上,更是承担急先锋。 目前,上汽在泰国、印尼、印度均布局生产基地,同时为上汽欧洲、北美、澳新、南美、中东等地的11个区域营销中心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上汽全球网络初步成型。 虽然上汽集团目标在全球各大市场都希望实现销售,但其国际化步伐比较缓慢。究其原因,目前上汽仍缺乏可以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海外研发中心,更缺乏一个有号召力的国际汽车品牌。 目前来看,MG属于没落的英国贵族,品牌号召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自从当年收购双龙失败之后,上汽目前停止通过国际并购快速实现全球布局步伐。相比之下,蛇吞象完成收购沃尔沃的吉利,已一跃成为自主品牌领头羊,并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内的一支重要力量。 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走出去”,上汽集团都仍有许多路要走,已进入转型阵痛期。但无论如何,依靠合资品牌“利润奶牛”躺着赚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上汽如今要思考的是,如何去突破目前所面临的瓶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