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莹讲述徐翔案发这四年:劳斯莱斯都被拍卖 与公婆出现裂痕(3)
时间:2019-11-14 19: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徐翔没出事之前,我们一家三口和公婆一起租住在上海的浦东新区,徐翔是家里的绝对核心,把公婆的生活安排的很好,公婆也什么事儿都听他的,只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行了。 而且,徐翔还是独生子。他出事以后,家庭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了。本身案子发生以后就有很多负能量,在家里一起吃饭时都能感觉到大家很不开心。 原来还好,我们关注都是徐翔案件本身,宣判以后公婆开始主张财产了。 徐翔跟他爸妈一直没有切割过,他最早进入股市时,他妈出了三万块钱,用的他妈的账户炒股,他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 就像宁波中百,是以他爸爸的公司西藏泽添买的,大恒科技也是在他妈妈名下。 2010年左右,徐翔成立泽熙的时候,婆婆拿钱做了LP,徐翔自己是GP。比如泽熙1期,资金全来自我婆婆,泽熙二三四五期才是公开发行的。 徐翔出事后,公婆表现得很惊恐和不信任别人。他们因为徐翔的案子被叫去做过笔录,年纪大的人本来就怕事儿,在害怕的状态下,做笔录都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可以说这件事情对他们的刺激和影响是极大的。 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电话响了,公婆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不敢接电话,不敢见生人。 其实,我和公婆都可以接触青岛中院,毕竟我们都是徐翔的家属。但公婆不敢见,就让我去向青岛中院提诉求,作为儿媳妇,我责无旁贷。可是青岛中院回复我的内容,不管是关于资产甄别还是法律程序上的事,我再跟他们转述时,他们又不太理解。 这毕竟涉及的金额是几十亿的数字,他们不信任我,觉得我不够努力,我也可以理解。现在我们分开住了,公婆主要时间都住在宁波,我在上海静安区租了套小公寓。 “我需要卸掉一些压力” 我一直都很清楚,我个人没有什么能力,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 徐翔在家的时候,什么事儿都不用我操心。他这个人是事无巨细、什么都想管,公司那么多事情,家里那么多事情,都是他在做决策。 我的重心还是以家庭为主,负责孩子的生活、教育,还要照顾两边四个老人。 徐翔出生在一个工薪家庭,从小的生活都很拮据。他没有像传闻说的那样开过出租车,从高中毕业之后,他就开始打工了。平日没事,他喜欢看一些金融类的人物传记,翻来覆去地看,都快把书翻烂了。 他从那个时候就立志要做证券这一行。我以前是在证券公司任职,后来离职随徐翔来了上海。平时没事儿也看看书,追追剧,时间宽裕了,喜欢逛逛各种博物馆。 以前徐翔老说我,“总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都是些没用的书。”但徐翔爱看的书,我一般都不看,都是一些金融、经济相关的书报。 我帮他订阅了《证券市场周刊》、《财经》、证券三大报等。每次报亭固定时间会送来,打包起来五六厘米厚。他会翻一翻,对感兴趣的篇章才会认真看。 他阅读量很大,看书也很快,每天还要看大量的研究报告。他晚上基本上深夜1点左右睡觉,早上是8点左右起床,8点多到公司开晨会,是典型的交易员生活习惯。 他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仓位重的股票浮亏了,也会有压力,甚至影响到睡眠。在一些重大投资交易结束后,他会有一些总结,大多数都是投资失败的案例。 搬家的时候,我的书有好几箱子,现在装满了两个大书柜。他的书更多,大概是我的两倍,我给他放在其他地方了。 外界对徐翔的各种说法都有,好的坏的,我多少知道一些,也不是给他辩护,但这就是我们之前的生活状态。 那时候我和社会接触比较少,处理事务的能力很差,看事物什么都比较单方面的,习惯于这个家庭带来的安全感。 徐翔出事以后,一切都变了。我一度长期奔波于上海与青岛之间,对孩子和老人难免有点疏于照顾,幸好得到朋友相助,公婆的身体虽然出过几次状况,但目前还算康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