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玉壶镇:侨韵悠悠满壶山(2)

为鼓励和推动玉壶籍华侨华人回乡创业,玉壶镇近期研究出台了《玉壶国际化旅游休闲街区扶持奖励办法》,并规划了“双定三减”经营区。进口商店“扎堆”的侨购文化步行街,也是海外人才创新示范街。“数据代跑,推进登记全程‘0’跑路”“全程追踪指导、承诺优先办理”……各个店铺门外的墙壁上,“企业开办1日结”政策告示清晰醒目。

“办理企业营业执照,一个下午就搞定了。”胡植柱深有感触地说,“‘只跑一次’政策让创业的效率大大提高。”

树新风 移风易俗助发展

跨溪大桥边上,有一处高大宏伟的欧式建筑引人注目。它是龙背文化礼堂,也称侨家大院。

在龙背文化礼堂三楼,一个名为“壶山今古”的历史展览引人驻足。“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心中有家不忘根”,展览共有5个章节。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介绍,不仅脉络清楚地展现了玉壶镇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光辉历史和发展现状,也将慢慢沉淀为海内外玉壶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这样的文化礼堂不止一个。在玉壶镇垟头村,一入村,人们便先看到中央港文化礼堂和侨团风尚馆。

“移风易俗促文明,侨风慢韵筑和谐”,侨团风尚馆墙壁上的一句话引起了本报记者的注意。当地朋友感慨,“这两年,玉壶的婚丧嫁娶仪式大大简化,铺张奢靡之风大为改观。”

在此过程中,玉壶籍的众多海外侨领发挥了积极带头作用。意大利中国总商会会长陈正溪是玉壶人,他表示,“华侨华人在海外打拼很不容易,倡导节俭办事,也为乡亲们卸下一些负担。”

去陋习、树新风,玉壶镇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垟头村村口,紫、黄、蓝、绿四色 “大相框”依次排列,胡氏、吴氏、蒋氏、周氏四族族训和玉壶侨界文明公约被放大悬挂其中。路过时,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看上几眼。文化的涓流,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入眼入心,润物无声。

这两年,胡允革退休闲居乡里,但却一点也不清闲。他正全身心地扑在玉壶镇华侨历史陈列馆新馆的建设上,“要把玉壶百年的华侨史好好记录保存下来,代代传承,这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未来,玉壶镇将打好“侨牌”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王荣华表示,要做好三个“借力”。一是借力侨史。深挖侨乡历史文化,为侨乡经济打上文化烙印,提高玉壶的城镇辨识度;二是借力侨智。广开言路,充分吸纳华侨乡贤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借力侨资。吸引侨企回归创业,培育发展“侨业态”,以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记者 贾平凡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22日 第 06 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