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马”为“赛马” 青岛市北区即墨路街道为民实事 做到群众“心坎”上
时间:2019-12-16 16: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2月16日讯(记者 公俐 通讯员 苏晓斐)近日,居民窦桂美代表市场二路的全体商户为青岛市北区即墨路街道送去了锦旗,“感谢党和政府在大鲍岛商圈改造过程中彻底解决了困扰商户们多年的门前路面破损坑洼、积水倒灌、房屋漏水等问题,真正把好事实事做成做好,做到我们群众的‘心坎’上。” 市北区大鲍岛商圈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青岛最火的商圈之一,上百家商户在这里从事干海产品经营。由于时间久远,私搭乱建、脏乱差等成为影响城区发展和基层治理的顽疾。 作为市北区的“老城区”,即墨路街道还面临老旧开放小区相对多,资源相对少,群众直接需求相对大等等一系列难题。为有效破解各种难题,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市北区即墨路街道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变“相马”为“赛马”,将“赛马机制”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将大鲍岛商圈环境提升改造纳入街办实事、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党建领航、头雁引领”思路融入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网格化+N”的基层治理新路子,形成城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管理模式,为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网格联通、条块联动”为响应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格局,上下联动解决群众关键小事,为推进城市治理工作提供便利,筑牢了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发挥了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源动力、感召力和创造力。 党建领航:“网格化+N”创新基层治理服务模式 即墨路街道坚持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打通影响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问题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流程再造,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精准到位、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一是以“网格化+路长治”发挥好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带头作用。促进机关党员下沉,增强网格力量,坚持倡导“一名党员一亮点,一名党员一面旗”和“做身边好党员”的理念,将“赛马机制”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积极践行党员为民服务理念。 二是以“网格化+党支部”落实好“群众吹哨、街居响应、部门报到”的统筹协调机制。在全辖区64个网格党支部的基础上,坚持基层党建网和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融合”。在网格党支部建立网格帮办站,在每个网格党支部中配备1名党建指导员,以网格党建促进网格管理、引领网格治理,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64个党支部中为社区127户党员中心户进行挂牌,通过为党员中心户挂牌,亮明党员中心户身份,发挥党员中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激活党员中心户“末梢神经”,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 三是以“网格化+双报到”整合分配共建单位、“两新组织”到相应网格实行精细化管理。今年,街道9个社区分别与11个省、市、区直单位结成对子,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书;对应网格建立资源、需求、项目的“三张清单”,共同寻找共驻共建着力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在原有“双报到”基础上,开展“沉浸式双报到”,促使共建单位进社区、进楼院、进家庭,推动机关党员沉下格、在职党员回归格;发挥“街道联、社区拢”作用,在对辖区“两新”组织摸底的基础上,统筹驻辖区包括青岛港、市立医院在内的55家党组织资源,开展联建共建活动。 四是以“网格化+志愿服务”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治理结构。坚持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依托街道“墨蕴丹心”党建服务品牌,打造党群志愿服务队,9个社区党委分别打造“热忱”、“微心愿”等具有特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发挥区域化党建志愿队伍作用,延伸“1+9+N”党建志愿服务格局,利用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和社区共建议事会展开“头脑风暴”,引导各领域党员在网格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造起“党员志愿服务+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治理结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五是以“网格化+红色物业”把物业服务管理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发挥社区党委、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资源优势,在晓港名城小区、前进嘉苑小区等建立“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创建“社区党委领导、居委会扶持引导、业委会协调监督、物业公司服务”四位一体的社区“红色物业”的管理模式。结合辖区老旧小区多的特点,以“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多元参与”的形式,创新“党建+自治”准物业服务理念,通过成立“物业管理代表委员会”,配备“红色管家”,划分“党员责任区”等,协商自治,解决小区公共安全、环境卫生、停车收费等难点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