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一地鸡毛 戴姆勒与宝马结伴也难御寒
时间:2019-12-24 12: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共享汽车“坟场”频现,部分共享汽车平台倒闭,即便是背后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巨头车企,也陷入共享汽车业务的困境。 在经历资本狂欢后,共享汽车行业变得越发冷静。共享汽车“坟场”频现,部分共享汽车平台倒闭,即便是背后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巨头车企,也陷入共享汽车业务的困境。 近日,由于运营成本上升和用户流量低等因素,戴姆勒集团和宝马成立的合资出行公司将从北美撤出汽车共享服务业务,并暂停在三个欧洲城市的服务。 为何收缩 宝马和戴姆勒在共享汽车领域起步较早。戴姆勒的Car2Go业务在2008年就已投入运营,宝马则于2011年开展DriveNow业务。今年2月份,戴姆勒和宝马联合宣布成立合资出行公司——SHARENOW,将戴姆勒的Car2Go汽车共享业务与宝马的DriveNow、ParkNow和ChargeNow业务合并,各自持有50%的股份。两家汽车制造商希望联手推出打车、停车和电动汽车充电业务,以对抗Uber等竞争对手。 而对于此次收缩业务的原因,SHARENOW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全球出行格局还不够稳定以及北美地区运营成本太高。 但这并不是宝马和戴姆勒第一次收缩共享汽车业务。2019年6月30日,戴姆勒旗下Car2go正式结束在中国的汽车分时租赁运营。9月底,该公司又宣布Car2go共享业务将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退出5个北美城市。此外,今年5月,通用汽车则宣布关闭旗下Maven共享业务的北美17个城市中的8个城市,福特也已关闭了部分移动出行服务业务。 当前,汽车市场下行,在加强新技术领域投资同时,全球车企经掀起了一轮裁员潮。即便是车企巨头,其也面临着空前挑战。但对于戴姆勒在中国市场退出共享出行业务,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宋佰成认为,戴姆勒不会真的退出中国市场,而是一个战略调整。中国出行市场是一块大蛋糕,戴姆勒不会轻易放弃,或会进行资源整合,未来或有可能建立新的出行服务品牌,再重新进入市场。其中,吉利和戴姆勒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或许就是为未来的出行服务市场做准备。 除了压缩业务外,宝马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斯(OliverZipse)不久前还曾公开表示,宝马正在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与戴姆勒共同运营的移动出行服务合资企业中。在齐普斯看来,联盟合作以及金融投资都是未来可能性合作方式。同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希望有更多品牌可供选择。 当前,众多车企已进入国内移动出行市场,福特、通用、吉利、长安、上汽、一汽、东风、长城等都已进行相应的布局。 然而,车企布局该领域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在C端市场一辆车平均一年行驶12000公里,在出行市场一辆车一年的行驶里程至少8万公里。”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出行业务,车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验证产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反馈,可以高效地获知车辆以及电池等在不同使用场景、路况以及气候下的情况。 “现在各家企业在共享汽车业务方面规模也相对较小,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此外,车企做共享汽车也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因而在运营效率上不高。”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对记者表示,资源整合、运营管理、技术等都是发展共享汽车的重要因素,在共享汽车起步阶段,需要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和共享,这样可以分摊成本同时降低经营风险。 不断“爆雷”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7年,共享汽车以764.59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当年获投金额最高的领域。不过,近两年来,共享汽车领域却不断“爆雷”。共享汽车平台友友用车、EZZY、麻瓜出行已先后宣布解散或停止服务。今年年初,途歌被用户投诉退押金难,如今途歌已多次被列入失信名单。而盼达用车也同样遭遇“押金门”。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万民村境内,上千辆已经报废的共享新能源汽车密密麻麻停放在田野旁的停车场上。这个地方是环球车享汽车租赁公司第一代运营车辆下线后的存放点。 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共享汽车在德国推行10年来,未取得减少私家车数量的预期效果。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表示,虽然共享汽车注册人数在增长,但是共享汽车实际使用率较低,很多共享汽车供应商因亏损而倒闭。而德国市面上现有的共享汽车供应商都是由德国汽车集团和德国铁路运营资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