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一地鸡毛 戴姆勒与宝马结伴也难御寒(2)
时间:2019-12-24 12: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市场规模有限,但这几年出现的企业较多,竞争很激烈,加上重资产模式下盈利较难等因素,一些小的企业就很难存活下来。”易观分析师孙乃悦此前对记者表示,虽然共享汽车发展前景较大,但很多共享汽车平台已相继停止运营,整个行业还没有真正的成熟。 咨询公司君迪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者共享汽车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共享汽车领域的分时租赁服务处于“尝试期”,品牌忠诚度较低。消费者在使用分时租赁服务时,对服务体验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汽车品牌本身,消费者最看重的前三大因素分别是还取车方便(29%)、价格及服务(27%)、安全及保险(26%),而关注汽车品牌的用户仅占5%。 一方面,共享汽车行业普遍存在审核不严、监管缺失等问题,这造成了共享汽车安全问题问责不清晰。另一方面,共享汽车便利性低下、网点分布不均、取车还车难等无法满足用户随用随取的需求,车内卫生及售后服务差、安全系数低等问题使得用户体验感不高。 盈利难题 尽管共享汽车正遭遇困境,但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共享汽车需求仍将达到300万辆,2030年需求或将超过1200万辆,共享汽车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共享经济分析师张博认为,共享汽车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布局大城市,在中短期内没有垄断企业的出现,而是由不同共享汽车企业占领不同的城市与市场;长期发展后,会出现垄断全国的几家寡头,就像现在的电商一样。 然而,短期不能盈利似乎已经成为目前共享汽车的业内共识,包括GoFun出行、EVCARD、盼达用车在内的共享汽车运营企业都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共享汽车是一个资产非常重的行业,暂时不考虑盈利问题,短期内也无法盈利,这为其未来发展增加了难度。EZZY的创始人付强甚至曾谈到实际运营过程中,EZZY每做一单都要赔钱,过高的运营成本和狭窄的盈利通道最终拖垮了公司。 不过,在该领域中的玩家GoFun在今年宣布,在目前40个自营城市中,已经有25个城市实现了毛利层面的盈利,在40个加盟城市中,有29个城市里面实现毛利盈利。 GoFun出行CEO谭奕表示,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是降本和增效。降本包括分时保险、车源平台化、集采以及众包。增效包括动态调度、提升体验、动态定价以及精准布局。而此前,GoFun的车辆主要是自营,模式较重。重资产模式也是整个行业的主要特征。过去一年,GoFun一直在减少自身重资产比例。“过去,GoFun车源供给单一,主要是融租、租赁或购买,自己花钱买。去年以来,轻型车占了一半以上,老车型慢慢淘汰。并且,GoFun开始与汽车金融公司、二手车公司、主机厂合作,几家一起分摊成本,从而降低成本。”谭奕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易观分析师宋谨认为,共享汽车在短期内仍然难以盈利,盈利需要拓展共享汽车场景,比如拓展到长租、物流货运等领域。通过新零售为使用共享汽车的潜在购车群体,通过深度驾驶体验,将其导入购车等环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