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发挥作用(2)
时间:2019-12-26 18: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RFID可为传统汽车添上新功能。例如,福特公司将RFID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系统,可将车辆运行情况及电池使用情况及时传递给操作者,从而大大提高充电效率;为适应公司内部发展和外部环境强制要求的双重需要,米其林轮胎北美公司已改产基于RFID的智能轮胎,在轮胎成型工序,在胎体帘布层与胎侧嵌入具有压力和温度感应功能的特制RFID标签,可实时监测胎压及轮胎温度,并在胎压过低时发出警告;目前还尝试用RFlD管理压缩天然气车辆气瓶,将存储有气瓶生产厂家、气瓶充气次数等信息的RFID标签贴在气瓶上,可监控气瓶的使用,及时收回过期气瓶,减少使用环节中的潜在危险;RFID还广泛应用于丰田、福特、三菱、现代等车型的防盗,将足够小的RFID标签(内含有特定码字)封装到汽车钥匙中后,当钥匙插入到点火器中,汽车上的渎写器能辨别钥匙的身份,如果读写器接收不到RFID标签发来的特定信号,发动机就不会发动。 在欧盟,法律明文规定每辆汽车的80%需要回收,这一数额还可望上升,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已没计出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RFID测试系统以帮助汽车零部件回收。在召心环节,由于RFID使汽车的零部件、总成拥有唯一编码,因而能缩小范围、节约成本,例如,米其林智能轮胎在出厂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产品序列号、出产日期、生产厂代号等重要数据均完整保存在RFID标签中,可缩小召回范围。汽车制造商正将RFID应用于车辆的终生自动识别,并将其作为将数据从零部件管理系统输送到服务站上的一种可选方案。在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制造商及软件公司和学术界组成了联盟,以设计一个可复制应用到整个汽车产业的零部件追踪系统,从而避免大批产品召回的情况,该项目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支持。 3 RFID技术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的应用特点及扩散关键影响因素 3.1 RFID技术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的应用特点 RFID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的应用当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具有广泛性,涉及汽车产业供应链中各环节和各大整车制造商、零部件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主体;其次,整车制造商起主导和推动作用,其应用重点集中在生产线控制上,零部件商、销售商、服务商也有跟进;第三,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如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生产线控制、看板管理等,只有少数业务涉及供应链伙伴间的协作,如集装箱管理、循环取料管理等,还未形成整个供应链大规模协作的开环应用,即使在企业内部,RFID的价值也未充分体现,如还未将RFID应用于特约服务站的备品备件管理;第四,还没有以RFID为核心设计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各个业务流程,只是用RFID来提高现有业务效率,缺乏流程创新,如RFID在汽车零部件供应环节主要用于零部件运输和集装箱管理,在销售环节主要用于提高销售自动化程度,还没有对战略计划、供货模式、销售模式等造成大的影响。 RFID的开环应用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未能大规模扩散开的原因可能是:较高的项目投资、复杂的多对多的关系、尚未统一的全球标准、数据安全的不确定性等。因此,在RFID系统采用的早期阶段,汽车行业采用闭环系统是很自然的。由于RFID标签和基础没施的成本很高,从可回收资产管理、生产线管理等企业内部试验性环节开始,就可从特定环境中获得对RFID技术及其性能的经验,而且在一个较有限的内部环境中,标准问题就不那么突出。 3.2 RFID技术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扩散的关键影响因素 扩散理论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研究中经常参照的理沦。对于RFID技术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扩散的关键影响因素,Mondragon等学者已展开了相关研究,现有文献归纳分析结果表明,RFID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扩散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RFID标准(兼容性)、成本、技术复杂度、技术性能这四个方面,此外,强制命令、高层支持、隐私保护、战略、合作、集中计划、可视收益也有影响。对此,解释如下:首先,由于采用RFID技术的企业都想在内部基础构架集成的基础上,利用RFID与供应链上其他伙伴合作,一旦采用的标准不合适,则可能发生巨额沉没成本,因此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如果RFID系统成本没有大幅下降,低价值零部件中开环应用的直接收益将难以弥补成本,因此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第三,RFID系统比条形码系统复杂得多,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决策方法及环境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因此RFID技术复杂度不容忽视。RFID的可视收益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不那么突出,这可能是缘于汽车行业将大量的IT预算花在了供应链管理的改进上,更关注RFID在供应链管理改进上的潜力,而不过分强调暂时的可视收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