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铁驰骋“千年运河”畔(3)
时间:2019-12-30 15: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作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信息平台,将一个个孤立的施工作业面集合为项目管理的数据链,克服了点长线多、分散零小的监管难题,互联网+与靠前指挥默契配合,施工势如破竹、一路高歌。2019年7月19日,涟水10KV配电所的一次送电成功;9月1日,灌南牵引变电所经过8次外电冲击、30多小时分段合闸、一次性受电成功,全线牵引变电所全部受电成功…… 一步一个脚印,梦想愈来愈近。徐州临时调度所里,连镇项目部获得了八面红旗的嘉奖。十万公里的联调联试背后,346条列车进路的有效验证,八面红旗荣誉的背后,一分部随时随地打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精美工艺、精益工法、精细作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引来了业主、监理、设备管理单位等各方的好评。 打造出了一条“运河高铁”,创造了“高起点、高质量、高规格、高标准”精品工程的经典范例,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连镇项目部一分部做到了。连镇铁路董淮段,是他们手中铸就的又一精品,并将会与千年运河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铭记。 (数据来源: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2月30日 07 版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目录 上一篇
两千多年历史的运河重镇淮安,终于在2019年的年末迎来了高铁。 “呜……” 2019年12月16日,一声汽笛响彻淮安的长空,一列和谐号动车组飞越过静静流淌千年的古运河,缓缓驶入淮安。 这一天,连镇铁路董集至淮安段(以下简称“连镇铁路董淮段”)正式运营;这一天,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迈入高铁时代;这一天,动车组奔驰在苏北五市,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开行了动车组;这一天,高铁在华夏版图上延展,一路奔腾。 为了这一天,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2000多名建设者从2017年9月开始,奋战了800多个寒暑。他们与时间赛跑、为荣誉而战,连镇铁路站后“四电”及房建工程在他们手里一点点从蓝图变为现实。 高起点规划 赢在起跑线 连镇铁路是苏北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经淮安、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镇江市,线路全长304.5公里,全线为时速250公里电气化高速铁路,其中董淮段正线长117.5公里,线路自青盐线董集引出,向南依次设灌云、灌南、涟水站后接入淮安东站与徐盐铁路交会。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负责连镇铁路站后“四电”工程董淮段的施工,这涉及到全线较为复杂的“四电”施工——于董集站接入时速200公里的既有青盐铁路,与时速250公里的徐盐铁路四线并行20多公里汇入淮安东站,还要预留接入时速350公里的宁淮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专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挑战高铁营业线施工,挑战“四电”集成技术难关,挑战工期的重重压力,于荆棘密布中突围。 “沧海横流,谁来迎战?”2017年9月,一公司连镇项目部经理王俊峰、党工委书记董祥举共同带领管理团队跑步入场,将“军营”安扎在了洪泽湖畔的淮安。他们亲率技术人员,从董集站开始,沿线路用时6天,徒步150公里,完成了“四电”工程的前期调查。脚底板沾了泥土,脑门布满汗珠,王俊峰经理在心中悄悄绘制了“作战”地图。 12月15日,董淮段第一杆在淮安东站成功组立;12月22日,首组接触网硬横梁在淮安东至宝应区间顺利架设,揭开了董淮段站后“四电”工程的序幕。 时至2018年9月1日,业主要求董淮段建设提速,确立了2019年年底具备开通条件的节点目标,比原计划工期提前8个月。 土建尚未完工、上砟刚刚起步、站房还未开工,要完成一百多正线公里的站后“四电”工程,包括5000根支柱安装,363公里的承导线架设,2个变电所,4个AT所、2个分区所,4站4区间的信号设备安装,G网、防灾、视频监控等14个通信子系统979公里的电力线缆及4个站的电力工程,以及纷杂异常的接口管理、外电施工、试验调试、系统集成,压力之大、挑战之强,王俊峰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