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8761万元罚单暴露汽车行业垄断顽疾(6)

金毅表示,目前我国监察机构执法年限短,因此对于企业的垄断行为,基本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违法成本低的现状也让一些汽车企业不惜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当前,很多汽车企业受制于国外严苛的反垄断法律,在国外诚信经营,但是来到中国市场就变得无法无天。这样‘双标’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名誉和品牌,而且迟早要受到法律的处罚。”金毅对汽车企业提出了忠告。

此外,金毅还提醒说,由于反垄断法的制定与执行,和各国的市场竞争,及其经济发展情况都有很大关联,因此反垄断法在法律上有解释的空间和模糊的地方。汽车企业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并和主管机关及时沟通,以此明确经营的界限和风险,才能更好地进行合法的销售经营。

    消费者维权艰难 反垄断之路仍需多方助力

随着雷克萨斯垄断案的公之于众,不少消费者针对此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部分加价购买雷克萨斯汽车的车主,对雷克萨斯品牌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和失望。

在汽车之家雷克萨斯ES论坛上,名为“xx寿司”的网友发帖表示,因为发生了雷克萨斯垄断案,他已经退订了ES300h,并晒出了退订的金额截图。而名为“爱吃鱼的小鱼儿”的网友则发帖提问,“罚款是对的,但是加价提车的车主是不是应该也得到赔偿呢?毕竟买车的钱都是大家的辛苦钱。”

“事实上,一个企业因垄断行为被处罚后,消费者可以对企业进行起诉,要求其赔偿差价和损失。”金毅说,“如果涉及的消费者人数比较多,消费者可以进行代理性质的公益诉讼,这样有助于分摊大家诉讼的成本,节省精力。”

金毅同时建议,消费者在日常看车购车的过程中,应多去留意汽车企业是否出现了垄断行为。“一旦发现企业存在垄断行为,消费者可以拿着购车的合同、票据和其他信息,向所在地市场监管机构举报。对于此类举报,监察机关会保密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田济民则表示,《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草案于2015年10月底完成初稿,2016年3月份征求意见,但至今仍未最终落实。如今雷克萨斯垄断案的出现,或将加速《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的落地。

在夏树看来,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强力的第三方监察机构,因此单一消费者想要起诉汽车企业,无异于“蜉蝣撼树”。庞大的诉讼成本和人力成本是消费者无法承担的。

夏树建议,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监察举报通道,与消费者进行联动,发动广大消费者的集体力量,以此遏制并治理汽车企业的垄断行为。

“就像在治安领域有‘朝阳群众’,在反腐领域有‘人民来信’,那么在反垄断领域,政府同样可以设立专属的通道,消费者在日常的选车购车过程中,就可以对汽车企业发挥出监督作用。”夏树解释说。

“与其他的违法行为不同,垄断行为有很强的单方面性,比较隐蔽,很难被察觉。由于垄断行为对市场经济有很强的破坏性,因此反垄断行动刻不容缓,反垄断之路仍需多方助力。”夏树如是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文并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