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纯电动形成互补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200万辆
时间:2020-01-04 18: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近年来,全球氢燃料电池产业" target="_blank">产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很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而从我们国家来看,目前“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意见稿也增加了“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推进氢燃料供给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根据规划" target="_blank">产业规划,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纯电动汽车形成互补关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1619辆,2019年1-10月燃料电池车产销分别完成1426辆和1337辆,增长非常迅速。而在2016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还不足30辆。 “相比电动车而言,当前已上市燃料电池汽车基本均能保证续航里程500-600公里,加氢时间控制在3-5分钟,具备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的续航里程和能量补给体验。”北汽福田欧辉客车技术研究院CEV所储能系统组长、高级工程师王超在日前举办的“2019 制氢、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高峰论坛暨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交流会”上表示。 “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会形成互补关系。”王超表示,受到技术和成本的限制,短期内制氢仍以电解水、副产氢提纯制氢方法为主;储氢现阶段我国主要应用35MPa、70MPaⅢ型瓶。未来短期内将重点发展液氢以及其他的储氢方式;应用方面,短期内主要解决城市中长距离、中重载氢燃料电池客车,尤其是以公交车作为突破点,氢燃料物流车、专用车辆共同发展的应用场景。 据悉,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氢电混合式燃料电池汽车是不错的路线。据王超介绍,氢电混合式燃料电池汽车集合了全功率燃料电池汽车(FVC)与纯动力电池汽车(EV)的优点,既控制了成本又保障了续航里程。采用氢电混合的动力策略,在匀速行驶阶段,燃料电池发动机提供功率,在加速或爬坡行驶阶段,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动力电池共同提供功率。 而在核心技术性能上,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产业研究部研究员田泽普表示,近年来在补贴和相关政策鼓励下,燃料电池整体电堆功率不断提高,2019年50kW、60 kW已逐渐成为主流。未来,大功率的稳定性、一致性将成为技术重点方向,若干电堆并联将成为新的探索。此外,模块化生产特别是工艺提升及自动化产线的加入将带动燃料电池成本的下降。 制氢、储氢、运氢、成本难题 虽然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迅速,但中国石油寰球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建国表示,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氢能源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困难便是终端用氢成本的高昂,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之一,便是前端制氢成本以及延伸而下的储氢、运氢成本的高企。 王超也表示,虽然氢气来源广泛,但目前国内外均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不低碳、不环保;氢气的储运难度大、成本高;加氢站建设运营成本高,并且氢气来源种类也不同,如果这些氢能问题不解决,燃料电池就不会大规模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