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规模的汽车融资租赁 能改变车市寒冬吗?(2)
时间:2020-01-16 18: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对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来说,租赁期满返还车辆并不是好选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二手车市场不够成熟,处置二手车时存在不确定性,难以确保收益。
图源:《中国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研究报告》艾瑞咨询 汽车金融发展历程 尽管许多人对汽车融资租赁仍不熟悉,但要说明的是,汽车融资租赁不是新事物。在海外成熟市场,汽车融资租赁是重要购车模式。据艾瑞咨询数据,2017年美国的汽车融资租赁渗透率为46%,而中国仅为5%。 汽车融资租赁之所以渗透率低,近几年才在中国兴起,和汽车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关。 1995年开始,金融机构开始直接参与汽车信贷消费业务,尽管只是在一定范围和规模下的尝试,但由于中国个人信用体系还未建立,相关金融机构也缺乏经验和风险控制手段,问题频发,以至于中国人民银行在1996年下令停办汽车信贷业务。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而后又于1999年出台《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至此,汽车信贷消费正式获得监管部门认可。随后,由于国内私人汽车消费升温,汽车消费信贷发展迅猛,信贷余额从1999年末的29亿元增至2003年末的近2000亿元。 汽车信贷消费过于火热也带来了问题,由于征信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出现坏账,为了控制风险,银行提高贷款首付比,赔付率居高不下的保险公司对车贷险越来越谨慎。2004年,保监会叫停了车贷险,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为基础的汽车金融模式遇冷,严重依赖消费信贷的中重型商用车销售受到重大打击。 相应的,汽车金融的新业态也开始出现。2004年,上海通用汽车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随后福特、丰田、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相继成立,中国的汽车金融业开始进入由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时期。与此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让汽车消费信贷转向专业化、规模化。 2008年,银监会发布了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可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从2008年到2016年,汽车融资租赁主要以To B形式存在,零售端业务量较小。2016年,政府出台《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加上互联网平台的入局,融资租赁行业的活力开始被激发。 从中国的汽车金融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汽车金融早期以消费信贷和汽车保险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且在监管上经历波折。近年汽车融资租赁的兴起得益于法律法规的建立、市场对汽车金融多样化的需求和互联网的发展,但总体而言,中国的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较晚,且尚处于初级阶段。 汽车融资租赁的行业背景 汽车融资租赁的出现既是汽车金融发展的产物,也是汽车市场的需要。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车市在多年增长后出现首次下滑,2019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继续下滑。但从整个汽车市场看,仍有不少消费空间待挖掘。 据艾瑞咨询数据,从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速对比来看,自2011年以来,三四五线城市的增速整体高于全国增速和一、二线城市增速,反映的是一二线城市的汽车市场趋近饱和,而三四五线城市的汽车消费潜力正在凸显。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大,随着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对汽车的需求和购买力也在逐步提升。从消费结构看,2014年到2018年,中国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信支出的增长速度大于总支出的增长速度,用于交通和通信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反映出农村居民在交通和通信方面的消费需求正在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