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跨界,中國企業是咋做到的
时间:2020-02-20 09: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下,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聯合供應商和自建生產線的形式,轉型生產防護口罩,第一批防護口罩已於2月13日生產完成,預計2月底產能達到日均200萬隻。圖為2月16日,工人在上汽通用五菱無塵車間內生產口罩。 在國機集團下屬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口罩生產線上忙碌。 “5天時間,從無到有搭起一條口罩生產線”“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55小時,研發攻關成功!”……近日,有關醫療防控物資生產的消息不斷傳來。但是,與人們腦海中的印象不同,這些消息來自石油化工、汽車、機械制造等平日裡“不搭調”的行業企業。 面對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療防控物資緊缺的形勢,不少大型制造企業開啟了“跨界”生產之路。短時間內緊急轉產、研發攻關、快速投產,這一速度的背后,既是中國企業特殊時期“沖勁”“拼勁”的反映,也成為中國制造體系齊全、配套水平高、產業工人技能全面的優勢體現。
調整產能 ——重點保障緊缺物資原料,發揮專業優勢,企業協同合作促生產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 2月6日下午,中國石化官方微博、易派客官方微信發出尋求口罩生產合作的消息。消息不長,但簡明扼要:“1.我們需要口罩機,若您有富余、可用的設備,可轉讓給我們,我們將協調生產、增產口罩。2.我們有熔噴布,您若缺此原料,我們可運輸上門。增產的口罩,我們可全部收購支持湖北抗疫一線,也可支持企業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 消息一出,受到廣泛關注,文中聯系人沈先生的電話被迅速打爆,合作伙伴則在3小時內找到。 本報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截至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進入設備安裝程序。據初步估算,到2月29日,可實現新增產能至60萬片/日,3月10日,實現新增產能至100萬片/日以上。 同時,中石化已聯系到3家地方口罩生產企業,為他們提供熔噴布原料和協調生產設備。據了解,醫用口罩主要由三層無紡布組成,而中間至關重要的過濾層所採用的原料就是熔噴無紡布。目前,北京市一家企業,馬上供料就可日產口罩3.5萬片﹔江蘇一家企業,由中國石化組織原材料,2月9日開始調試生產,每天可生產口罩10萬片﹔廣東一家企業,中國石化幫其採購到兩條閑置生產線,調試投產可日產口罩10萬片以上。3家企業可累計日產口罩23.5萬隻以上。 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對接、生產工作還在不斷推進中。隨著更多生產線的合作落地,后期還有望進一步擴大產能。為保証上游原材料的供應,中國石油正在滿負荷地穩定生產醫衛原料聚丙烯,聚丙烯由石油加工而來,同時也是熔噴無紡布的主要原料。 有的企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及時調整生產重心。疫情發生后,國機集團下屬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第一時間復工生產,並將所有產品調整為醫用衛材原材料無紡布產品。自1月31日復產后,截至2月13日,恆天嘉華累計生產無紡布原材料1535.88噸。同時,公司緊急拓展醫用口罩、防護服的生產和服務能力,辦理工商變更,截至2月13日,開通了11條平面外科口罩生產線,達到了日產110萬片平面外科口罩產能。此外,N95口罩生產設備採購工作和抗病毒防護服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爭取盡快投產。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赴保障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的中央企業開展專題調研時強調,要不惜代價、分秒必爭,通過改造轉產、增產擴產、統籌海外採購等,千方百計、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一線重點醫療防控物資保障工作。當前,國企民企都投入到這場緊急保供的應急生產中。 改造轉產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辦理有關資質,推動技術改造,盡快實現轉產 有些企業原有生產線看似與醫療防護物資相差更遠,比如汽車等。這中間的轉換如何實現? 記者了解到,對許多企業而言,轉產意味著基於企業已有的生產條件,缺啥補啥,比如改造生產車間、採購或自制設備、培訓員工、申請資質,同時掌握必備的生產工藝和流程等。由於中間的採購、裝配等環節均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少企業近日發布轉產消息,但實際上春節期間就已開始籌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