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緊急跨界,中國企業是咋做到的(2)

  2月11日,廣汽集團第一台口罩生產設備開始進行安裝和調試。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盡快實現口罩的生產,廣汽集團充分整合和調動資源,尋求多個途徑,一方面加緊自制設備,同時派出技術力量支援廣州的口罩生產廠。

  2月7日,廣汽部件技術中心派工程師赴東莞學習,投入到口罩設備相關技術和生產流程的研究中。原本2周的培訓內容,工程師們快速掌握,並於2月10日成功組裝調試出第一台防護口罩生產設備。

  據了解,廣汽集團計劃通過與供應商合作,自制設備30至50台,這些設備中一部分用於廣汽自己生產,一部分將提供給廣州市其他企業進行口罩生產。

  不僅僅是廣汽集團,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也通過自建或聯合供應商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例如,比亞迪動員管理人員、研發人員、一線工人、后勤保障人員齊上陣,規劃廠房布局、口罩機等設計方案,快速設計圖紙並安裝調試機器設備投產,預計2月下旬將達到日產500萬隻的產能。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也有制造企業在當地政府、供應商的大力支持下,僅用5天時間就從無到有建起口罩生產線。但口罩生產並非沒有門檻。首先,對生產環境有要求,醫用口罩生產需要滿足一定條件的無菌車間﹔其次是設備,如口罩生產機等﹔另外還需要無紡布、挂耳、鬆緊帶等生產原料和零件。同時,口罩產品還涉及資質認証等問題。在當前情況下,不少地方正採取“特事特辦”的方式,加快審批流程。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日前表示,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對防護物資的需求急劇增長,尤其是對口罩的需求仍面臨比較大的缺口。下一步要通過“復工、達產、擴能”緩解供需矛盾。同時,還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辦理有關資質,推動技術改造,盡快實現轉產。

  研發攻關

  ——科研團隊高效研發防護服、消毒劑等產品,提升工藝時效,加速防護物資抵達一線

  2月8日凌晨2時,中國化工旗下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研制出首件隔離服。從接受任務到第一套隔離服下線,曙光院僅用了不到55個小時。

  2月5日,中國化工向旗下曙光院下達工作總要求:組織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資隔離服研制開發並轉產。接到工作任務后,曙光院立即在現有防護服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改型研制和生產。設計圖紙、選用材料、調整配方、修改方案……不到55小時,第一套隔離服下線。

  據了解,曙光院此次研制的GL-7、GL-8兩型醫用隔離服,採用軍用防化級橡膠涂敷材質,具備優異的病毒隔離防護性能,經化學洗消或紫外滅菌后,還可重復多次使用。其中GL-7型可以清洗消毒並重復使用30次,GL-8型隔離服可清洗消毒重復使用10次。

  目前,這兩款醫用隔離服正在按要求上報相關機構檢測並申請醫療器械備案和生產憑証,取得資質並正式批產后,預計可達到GL-7型隔離服日產300套、GL-8型隔離服日產1200套的產能。下一步,曙光院將全力轉產。

  從醫用隔離服到廣譜高效消毒劑……近日,不少企業緊急研發攻關,為醫療防控物資生產帶來好消息。

  同時,中間環節的改善也正加速緊缺物資供應。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一次性醫用防護服仍然緊缺。由於產品生產出來后須經7-14天的滅菌環節才能投入使用,使得近期各方生產的產品增量未能快速抵達防護一線。批量化輻照滅菌的成功實現有望加速這“最后一公裡”。

  2月12日,首批批量送至中核集團北京原子高科金輝輻射技術應用有限公司輻照滅菌的上萬件一次性醫用防護服已經完成輻照滅菌。從早晨7點多運抵卸貨,到全部整裝待發僅用6個小時,相比傳統的環氧乙烷滅菌方式,所需時間大大縮短。

  目前該公司為防疫物資開通綠色通道,凡是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都可以實現到廠即照,輻照完畢立即裝車運走。“僅我們這條生產線,粗略統計每天可完成10萬件左右的一次性防護服的滅菌任務。”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責編:楊曦、庄紅韜)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