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请记住这些最美滨州“女战士”! 不让须眉的战“疫”勇士(5)

  沾化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路晓玲,中共党员,现任公共卫生监督科科长。1月24日,山东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执法大队领导班子要求,全体卫生监督员立即结束春节休假全员返回工作岗位。路晓玲接到了单位领导电话,“立即返岗!安排部署疫情防控……”。住进医院尚未脱离危险期的公公、守护老人忙里忙外的丈夫、自己上班后只能自己照顾自己的女儿,路晓玲丝毫没有犹豫,当即答应,决定准时返岗。大年初三,路晓玲受命主要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从第一天开始,她就和同事们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每天穿梭于全区的宾馆、洗浴和理发美容店之间,按街道全面摸排,逐家逐户检查指导,逐条逐项督促落实,一遍一遍地向经营业户和群众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那段时间,执法大队确保每天两次全城巡回督查,实现了洗浴场所等公共场所100%停止营业,对疫情严防死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路晓玲用自己的默默奉献和不怕苦、不言累的工作态度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涵、一名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通讯员 王颖慧)

  滨城区彭李街道刘雯杰:“疫”线巾帼“守门员”

请记住这些最美滨州“女战士”! 不让须眉的战“疫”勇士

  大年初一,滨城区彭李街道黄河社区网格员刘雯杰突然接到通知:所有人不得外出,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她负责值守的馨和花园小区有472户、1300余人,每天进出人员、车辆络绎不绝。每天清晨,刘雯杰却像“战士”一样,全副武装、戴口罩、手持测温枪,坚守在小区门口,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时刻为大家排除危险因素,切断病源传播。每当夜深人静,别人已经进入梦乡时,她才从寒冷裹挟中走进车里,伴着星星、月亮回家。至今,已经经历三十多个日夜,她坚持着走过来,没有一句怨言。她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当好小区“守门员”,坚守着小区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讯员 林艳君 夏玉忠)

  隔离点的医务社区工作者张玉梅: 党员就应该哪里危险往哪冲

请记住这些最美滨州“女战士”! 不让须眉的战“疫”勇士

  2月17日,在开发区绿都大酒店集中医学观察点4楼观察区,凌晨一点多,48岁的女党员张玉梅正在默默坚守。白天,她刚在市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值完班,没顾得上休息,没顾得上陪83岁的老父亲吃生日饭,更没来得及和丈夫、孩子说一声,自己就毅然决定赶赴绿都隔离点。这个隔离点是专门为湖北、浙江、广东、河南重灾区返滨人员设置的。因为张玉梅已是长时间劳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犹豫着让不让她赴隔离点,她坚定地说:“让我去吧,我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哪里危险往哪冲。”一位普普通通的社区医务工作者,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员,正是有千万名张玉梅这样的白衣战士默默坚守,才换来了滨州这座城市的安宁。  (通讯员 赵梅红 张燕)

  邹平长山镇乡村医生张素娟:奔走“疫”线的最美村医

请记住这些最美滨州“女战士”! 不让须眉的战“疫”勇士

  张素娟,今年53岁,在村医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0年,她是大由村民的“守护神”。凭着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她赢得了大由村民的敬重。疫情期间,张素娟一直坚守“疫”线,工作量也比平时多了一倍。一件医用防护服、一个医用口罩、一辆自行车、一根温度计,就是张素娟的“战疫武器”。大由社区总共住着640余户,2000多人。疫情防控期间,张素娟每天除为村民提供日常诊疗服务外,还要配合村委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摸排、隔离人员心理疏导等工作,张素娟都会上门服务。作为社会随访“四包一”医务人员的张素娟,还负责对大由幸福院里8名特困人员进行照看。为了节省时间,张素娟总是骑着自行车奔走在需要她的地方。尽管如此,高负荷的工作也难得让她好好休息一下。因为睡眠不足,她的双眼已经出现了红肿。但她没有一声怨言,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便是她一直坚守的答案。(通讯员  张宁宁 韩飞)

  市西街道社区书记冯海霞:为居民筑起一道生命安全防“疫”墙

请记住这些最美滨州“女战士”! 不让须眉的战“疫”勇士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