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汽车电商“花生好车”的隐秘江湖(2)
时间:2020-03-14 16: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郑天赐表示,“这是门店违约在先,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交车,消费者实现不了用车的目的。消费者有权退车,门店应该返还全部定金。即使合同中没有约定交车时间,只是销售人员口头告知,法院也会推定为应该及时交付,如果一个多月交不了车,应该视为履行不了合同。” 不透明:低首付背后的高利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交付慢”并不是两方矛盾激化最终原因。 最初促使消费者购车的“1成首付、0购置税、0服务费、送一年保险”这些表面上的购车红利,随着消费者开始还月供,“高利息”的事实开始浮出水面。 “当初觉得首付低、月供低买的车,后来算下来利息太高了。按照他们的月供方案,总共车款约为17.2万元,比市场指导价整整贵了4.62万元。”四川广元的消费者吴秋余告诉记者。为了证实吴秋余所说的“高利息”,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在花生好车淘宝旗舰店咨询购车,记者根据销售人员提供的购车方案算了一笔账,若是从花生好车购买2019款的别克君威(20T精英型国V,厂家指导价18.28万元),选择还完1年月供后,一次性支付尾款,购车款约为20.47万元;若是选择还完1年月供后,继续分36期,购车款为26.70万元,比4S店没有终端优惠情况下购买贵8.42万元。 在记者表达要购买意向车型时,花生好车的销售人员表示,“我们方案首付低,手续简单,方案包含购置税、首年保险、非限购城市上牌费等的呢,前期提车成本低不说,还省去了您四处奔波选购办理的时间了。” “其实是利用低首付或者零首付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要是真把车辆的产权过户给消费者,购车的整体费用一定是超过在4S店购车。首付很低,后期的月供和尾款就一定很高。”上述4S店经理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是在还完一年月供,计划要一次性支付尾款的时候才发现,第一年是租车,之后还的月供才是购车款。与传统的4S店不同,花生好车门店并不会给消费者提供整体的还款方案。 “购车的时候,销售误导我们,说得很含糊,导致我们误以为是买车,实际上是‘以租代购’。下单的时候,全程都是销售用我们的手机操作,还故意跳过了合同阅读环节,直接让我们输入支付密码,完成了下单。”消费者李晴告诉记者。 和李晴有类似的经历,王文也是通过手机下的单,对接他的销售人员,通过王文的驾驶证、身份证和工行卡就在网上帮他办理了贷款申请。王文通过支付宝先交了交纳了5500元的定金。通过王文提供记者的微信聊天记录,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花生好车销售人员特别提示王文,自己所在的门店有1000元的优惠活动,活动时间只有10分钟,让他尽快打款。 “如果电商平台打着欺骗消费者的目的,就不会让客户知道合同模式、权利和义务。”一位曾从事以租代购业务十余年的销售告诉记者,“这个行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奔着和客户公平交易的目的,会把权利、义务都说清楚,会明明白白地告知消费者是以租代购业务,而不是冒充汽车消费贷款或者抵押贷款,也会在消费者了解合同条款后,让客户手写知情书。后来换了平台,新平台就不允许我们和客户说清楚了,只要求我们的业务销量,不要求合规合法。公司也不给新员工培训专业知识,新员工不懂专业知识,只能按照公司要求靠欺骗客户开展业务。” 就消费者反映的合同问题,郑天赐认为这么操作是不合法的。他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知情权,这个知情权包括完全理解相关合同条款。一些隐藏的、不明朗的条款也需要给解释清楚。 不人性:逾期3天,车被收走 有不少消费者在察觉到自己上当后陷入“有苦难言”的境地。 “家人一提到花生好车就恼火。”一名消费者告诉记者,“2019年12月,因月供逾期3天,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我家的车被花生好车的人开走了。正准备报警时花生好车的业务员打电话告诉我们,车被北京总部的人开到其他城市了。过了几天,业务员表示想要提车的话,不仅要把月供还了,还暗示给点费用。”另有花生好车车主反映,仅因为还款当天上午扣款不成功,下午车子就被收走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