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呼吁:国六PN限值、营运达标车标准“因疫”延缓实施(2)
时间:2020-03-17 11: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另受疫情影响,北京环保目录申报周期也存在延期风险。按照企业新产品开发及验证计划,春节后即将完成相关新产品冬季标定和路试工作,但是目前各冬季试验场地(牙克石、黑河、漠河)均不允许外地车辆入内,并要求外来人员隔离14天。企业相关产品低温验证工作3月初才展开,而东北寒带低温环境已经错过。整车试验无法正常开展,特别是冬季标定和整车路试,造成企业新产品及部分零部件的开发、验证延期6~12个月。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中汽协认为,如果2020年7月1日实施新的PN限值要求,将会给企业及行业带来巨大损失。 ► 呼吁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标准实施延期 除了建议轻型车国六标准适当推迟外,中汽协还呼吁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标准延期实施。 对此,中汽协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针对《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 1178.1—2018)第三阶段及《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JT/T 1178.2—2019)第一、第二阶段条款实施,延期至2020年9月1日实施,或允许企业已发布车型2020年9月1日前保持有效(如果疫情持续时间加长,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进一步调整)。 第二,建议疫情较重的区域(湖北、广东、浙江、河南等地),在疫情期间豁免营运货车达标车型核查要求,便于物资调运。 第三,建议疫情期间认可企业的试验场资源,在企业试验场地进行的试验项目,允许检测机构采取线上指导的方式进行。 “据我们了解,企业复工延后,无法如期正常生产,相关产品研发、准备及检测认证工作也无法正常推进,客观导致企业无法开展营运车辆达标车型检测试验并如期申报,大部分产品不能如期完成认证,无法满足标准2020年5月1日实施的要求。因此,实施时间需要延期。”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说,“另据部分半挂车生产企业反映,新标准实施后达标车型申报存在检测费用过高、认证周期过短等一系列问题,半挂车生产企业普遍无法承受,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据中汽协统计,目前行业牵引车型约有1500个左右,考虑到产品升级、公告优化等因素,截止2020年5月1日,企业至少需要完成800个牵引达标车型公告。而截止2020年2月,全行业仅公示了6个牵引车型,无法满足如期实施要求。因此中汽协建议,JT/T 1178.2标准实施需要明确给予企业合理过渡期。 另外,据中汽协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汽车报》记者透露,JT/T 1178.2标准自2019年3月15日发布后,汽车行业结合2018年JT/T 1178.1标准实施检测认证窗口开放延迟影响企业认证周期的情况,向交通运输车辆主管部门提出了尽快开放检测认证窗口的建议,截止2019年12月2日,检测机构完成检测能力资质认定,申报模板、同一型式判定条件等程序文件完成初步制定。“如果2020年5月1日实施,企业必须在3个批次(1月5日、2月5日、3月5日)内完成所有产品检验申报工作。这3个批次的时间正值冬季多雨雪天气,叠加春节假期因素,剔除疫情影响,企业最多只能完成50%左右的产品认证工作,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该负责人说。 中汽协在建议中称,按照标准实施的技术要求,企业至少需要8个月才能完成全部车型的生产切换,同时相关产品还需完成可靠性验证,现阶段企业为了满足标准实施时间过快的要求,只能优先保证车辆型式认证通过率,相关产品未得到充分可靠性验证,存在严重使用风险。因此需要给予企业充足的生产及产品验证时间。 据中汽协统计,企业目前仅完成50%左右的JT/T 1178.1标准三阶段整改及6个车型的JT/T 1178.2标准认证工作。疫情导致的企业新老库存搭接面临巨大困难,也给企业及经销商带来很大库存压力。“按照标准2020年5月1日实施要求,企业现有库存及2月生产车辆必须在5月1日前完成上牌并办理营运证,否则企业库存车将无法销售,但现实情况是,5月1日实施的难度确实很大。”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说,“受疫情影响,企业认证样车无法发运,检测机构、试验场复工时间一再延后,复工后企业及检测机构人员也面临隔离14天的要求,JT/T 1178.1标准三阶段整改及JT/T 1178.2标准认证企业只有4月5日1个批次的整改及申报时间,如果5月1日全面实施,4月5日申报车型预计5月20日左右下发,已经不满足企业5月销售需求。因此,我们建议特殊时期标准实施时间需要合理延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