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自动驾驶的尴尬时刻 长安、奥迪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2)
时间:2020-03-27 02: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3月10日,自主品牌长安汽车(000625)正式发布其最新车型UNI-T将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但这套系统将使用范围限定在结构化道路中――不会突然出现行人和车辆的半封闭场景。 长安UNI-T/企业官方 从技术角度分析,长安L3级自动驾驶技术由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ADAS地图的道路信息融合而成,可以感知到车身之外的环境变化,最大测量距离达到200米,精度可以缩小到10厘米,官方说法是能够精确识别到行人、障碍物等等。 在长安汽车规划中,2020年前建成L3级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2025年上市L4级的智能驾驶产品。 其他车企的L3级别产品也已经在路上。此前,长城、吉利、东风、广汽新能源以及红旗等中国品牌车企也都计划在2020年实现旗下L3车型量产,新造车企小鹏汽车也宣称今年将推出量产的L3级自动驾驶产品,威马则将这一时间点定在2021年。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张男 从各家量产时间来看,2020年可以被看作国内L3级别自动驾驶元年。 在此过程中,多家车企认为直接从L2跳到L4级别难度较大。而L3级可以作为过渡,既可以向业界及消费者展示技术,又能证明自己能够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另有分析人士表示,直接跳过L3级自动驾驶意味着车企将失去这一部分市场份额,多少心有不甘。 但其实,关于国内车企标榜的L3级自动驾驶即将落地深受业界质疑,有些车企在功能上并未达到真正的L3级标准。这次长安就引起了诸如此类争议,有观点认为关于更多场景的自动驾驶,长安并没有提及。此次展示的自动驾驶测试被认为是低速L3、高速L2,介于二者之间,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L3。 在亿欧汽车看来,对于车厂来说,他们更关心量产车型能够提供什么功能,增强自己的科技感。而L3级功能可能会被国内车企重新定义,以追求部分平衡。既能吸引受众注意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量产。 不过,国内车企同样绕不过一个问题――同奥迪在传言中遇到的困境如出一辙,中国目前的政策法规似乎还不能让车企放心大胆布局。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发布L3级自动驾驶当天也特意提到了政策限制,其表示,“道路条件和政策因素允许后,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技术最快年内可以实现量产。” 这意味着只要法规暂未出台,L3级自动驾驶汽车将无法上路,用户也无法享受到该功能。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张男 但利好已经来临,3月9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拟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此版分级标准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条件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 0~5 级。业内认为,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落地而言,国家标准的出台是关键的前置条件,明确的分级标准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与落地进程。 03 前路 难以跨越的现实因素,让自动驾驶的发展进入瓶颈期,使得自动驾驶行业陷入既上不来也下不去的尴尬窘境。 从两方势力来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格局似乎暂时无法打破。这时,对于多方力量而言,是一个共进的时代,所有的路线都还只是探索。不到真正量产之时,谁都不敢妄下结论。 最近几年,在资本的加码下,自动驾驶行业获得了一定发展,整个市场处于新的阶段,量产落地成为今年的主旋律。但与此同时,行业也早已陷入发展怪圈。纵观整体市场发展走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家车企的研发策略犹如复制粘贴。风口之下,一拥而入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常态。但当灾难来临之时,才是考验企业防御风险能力的时候,如何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才是根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攻击性更强 国产奥迪Q3轿跑实车图
- 下一篇:习近平复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