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壮士断腕”,连换两位高管(2)
时间:2020-04-12 15: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前CTO弗勒利希在大学毕业之后1987年就加入了宝马集团,担任发动机开发工程师,后领导V8发动机研发2年;在宝马收购Rover集团后,他成为了Rover发动机系列的项目经理,并在1996年担任“路虎4x4”项目的总工程师。随后十几年中,他先后领导了多个宝马集团的部门和领域。2014年12月9日,他被任命为宝马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同时担任CTO。 前CEO克鲁格也差不多,大学毕业后第二年(1992年)加入宝马,先后担任Spartanburg工厂的建设项目工程师、研发中心负责人、英国宝马工厂的发动机生产负责人。2008年他成为了宝马最年轻的董事会成员,2015年在宝马前董事跳槽去去大众集团同时,从诺伯特·雷瑟夫手中接任宝马CEO职位。 其实电动化引发车企转型只是一个契机,本质上是由于汽车动力形式的改变,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大幅度优化,以达到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宝马集团新上任的两位高管,一位精于生产、一位精于电动化,这并非是巧合。 新上任的CEO齐普策,同样是在毕业后(1991年)就加入了宝马集团,先后担任技术开发项目工程师、生产计划方面负责人、牛津mini工厂经理、技术规划负责人、生产战略负责人等,2015年被任命为宝马董事会成员,主要职责是生产方面的升级和优化。 新上任的CTO韦伯稍有不同,毕业之后加入欧宝担任整车项目工程师,后任产品规划副总裁。2007年~2010年在通用公司Voltec Propulsion电动汽车架构的负责人,当时雪佛兰插混Volt即在他领导下推出的(后来销量很高的Bolt也是基于该架构)。直到2011年才加入宝马集团,担任主机厂负责人,主要产品是劳斯莱斯和宝马的高端产品线。 就在宣布新CTO不久,3月18日,宝马集团在线举行了2019年财年会,其中提到到2023年,宝马将把新能源产品线拓展至25款,其中超过一半为纯电动车型。为此,宝马在生产端(数字化流程、精简的架构)投入预计120亿欧元,并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根据宝马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研发费用达59.52亿欧元。预计到2025年,研发方面投资将会超过300亿欧元。 2019年11月,宝马集团投资了2亿欧元的电芯技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涵盖电芯结构设计、电池回收、批量生产等功能,预计到2030年实现电芯的能量密度翻倍。 作为在电动车领域一直“旁观者”的蓄势待发者,宝马似乎终于决定不再患得患失,而是真正下定决心全面进军电动车市场。前一阵在日内瓦线上车展推出的宝马电动概念车i4,最近甚至官宣将迎来量产。 特斯拉能够受市场欢迎,自然有其道理,但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简约、科技范”的格调。而当这个已经几乎是必然的电动化趋势下,市场中的选择越多,竞争越厉害,就越意味着这个市场的繁荣和成熟,毕竟,谁也不希望未来满大街跑着一样的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