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汽车产业全面复工传递“中国信心”(3)
时间:2020-04-18 03: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吉利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海外工作的进展。为了保障因疫情原因暂时无法运输的千余件货物能顺利发出,吉利汽车用铁路运输代替海运,在浙江省政府,宁波、义乌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物流周期缩短一倍以上。 “经过调整优化以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将逐步恢复,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这番话表达了对中国汽车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消费意愿依然有待回升 政策保驾护航 汽车产业受到疫情冲击后,虽然积极复工复产,但整体产销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今年1-3月我国汽车产销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下降45.2%和4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2020年伊始,我国汽车行业就迎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要面对防疫的重要任务,还要逐步恢复生产规模与秩序。 “生产下滑、利润下滑、消费者购买欲望降低,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一位合资车企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国家对稳定汽车消费早有布局。早在今年2月份,国家就适时的在交通出行、促进汽车消费等方面加大了政策干预。在前不久召开的务院国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蔡荣华再次强调了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他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受到疫情的冲击比较大,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来促进汽车消费,从而推动汽车产业复工复产。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到,对纯电动轻型货车不限行或少限行;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等。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到有关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如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等。据中汽协统计,目前已有20省市出台了地方性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叠加疫情及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因此此次政策的价值极其巨大,对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促进意义。 “汽车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起到支柱地位,而特殊时期,政策对汽车消费的拉动,具有良好的刺激效果。目前,在疫情下,汽车厂商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的消费积极性和购买力的提升,还需要国家和各个部委、各个地方政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使得汽车的产业快速恢复正轨,实现拉动经济增长。”崔东树说。(文中所有图片皆由受访企业提供) (责编:胡挹工、连品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