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比亚迪联盟 联合开发新车2025年前中国上市(2)
时间:2019-07-23 04: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车型使用丰田品牌。 2。共同开发上述车型等所需的动力电池。 这份联合申明的一大看点在于,双方联合开发的纯电动车型“使用丰田品牌”。 正常情况下,如果是真正意义上双方联合研发的新车,一般会使用联合品牌(如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或创立新品牌(如广汽与蔚来联合创立的“合创”品牌、比亚迪与戴姆勒-奔驰联合创立的 “腾势”品牌)。因此,真实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双方联合开发的、使用丰田品牌的新车,其实是使用比亚迪相对比较成熟的电动车技术(因为双方联合开发的是纯电动车车型,所以极有可能是比亚迪现有的纯电动车e平台)。 在不少人看来,这不无道理。 丰田是全球销量数一数二的汽车巨头,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追求产品的可靠、稳定(被媒体和消费者评价为“开不坏的丰田车”),更加倾向于采用成熟的、经过市场验证的技术方案,以便尽快推出新款电动车,顺利达成刚刚提前的电动车销量目标。 比亚迪的e平台,或许正是丰田苦苦寻觅的技术方案。 从技术角度讲,e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说是领先的。e平台实现了驱动三合一、高压三合一等模块的高度集成,在不少指标方面达到、甚至超越博世等零部件巨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以比亚迪e系列车型为例,e平台高集成度的驱动三合一将帮助车型实现成本降低 33%,体积降低 30%,重量降低 25%,扭矩密度提升 17%,功率密度提升 20%。e 平台高压三合一还将帮助 e 系列车型实现,成本降低 40%,效率提升 1-2%,功率密度增幅 25%。这一切,可以让纯电动车型成功解决“轻量化”、“空间布局”、“能量密度”等难题。 从市场角度讲,比亚迪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消费者认可的两家电动车品牌之一,另外一家是特斯拉。搭载e平台的比亚迪电动车在市场上大获成功,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2019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四的车型中比亚迪占据了3款车型,元EV上半年的销量更是达到了4.3万辆。就在本月,搭载e平台的宋Pro也上市了,这款备受期待的车型,刚上市就获得了超过1万辆的订单。在e平台的加持下,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一,累计销量突破60万辆大关。 鉴于e平台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有评论认为,“世界只有两种电动化的技术,一种是比亚迪e平台,一种是其它”。 另外一个让丰田无法拒绝的原因是,e平台所带来的智能化价值。电动化只是汽车变革的上半场,而智能化才是下半场,甚至被看作是“决胜半场”。 截止目前,全球范围之内,尽管已经有了超过500万辆的电动车保有量。但真正能够将整个供应链彻底打通的纯电动平台,凤毛麟角。比亚迪e平台是一个,特斯拉算一个,哪怕是大众的MEB平台,都还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 基于已经打通底层架构的e平台而开发的比亚迪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正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软件定义和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最有含金量的两方面,而DiLink在这两方面,都是碾压对手一般的存在。 软件定义方面,通过超级Pad的方式,比亚迪DiLink将手机上100%的APP应用平移到汽车上,这个超级Pad可根据软件的应用场景和交互方式提前预判,通过智能自动旋转实现了“横竖通吃”——既能承载竖屏软件,又能支持横屏软件,同时100%兼容手机数以百万的APP应用。比亚迪于今年推出的DiLink2.0,将更加令对手感到窒息:仅仅经过7个月迭代升级的DiLink2.0系统,能容纳的APP应用已经达到400万+的数量。 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DiLink的出现,让智能驾驶业界苦苦追寻多年而不得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也是为何,百度在全球寻觅的好几圈,最终还是选择比亚迪秦Pro作为第一个通过百度Apollo认证的自动驾驶开发平台。在标准化的接口下,开发者们只需要做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将同一套代码快速部署到与Apollo兼容的多重开放车辆上。 如同其他重磅级“玩家”一样,丰田也在智能汽车领域投入重兵。 在自动驾驶方面,丰田斥资10亿美金,在2016年成立了TRI,聘请原谷歌机器人总监James Kuffner为CTO。 2018年3月,丰田联合电装再度斥资28亿美金,成立TRI-AD,由TRI的CTO詹姆斯-库夫纳出任CEO,来研发自动驾驶控制系统。 在智能网联方面,丰田成立了Connected Company,开发智能网联系统proprietary Mobility Service Platform (MSPF),这个部门由执行副社长友山繁木领导。 显然,即便仅仅是为了布局智能汽车,丰田也绝对不会轻易错过e平台这样的技术方案。 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的影响 看似不可能合作的两家企业,最终选择牵手,这对行业而言,可谓一次大地震,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实力智造 全新一代传祺GA6正式预售
- 下一篇:超跑基因 赛麟携三款新车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