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味道不一样的配方 试驾奔驰AMG GT 50(2)
时间:2019-10-23 14: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圆润饱满的尾部在不开启扰流板的情况下,说实话真的看不出有什么战斗气息,反而这样顿时的造型对比Panamera有另外一番味道,不过我个人感觉尾部的整体高度应该再降低一些,现在看起来还是有些过于上翘了。 底部的四出排气尾端可以看到AMG的专属标识,相比GT 63S显得稍稍有些收敛,扩散器也属于保守的类型。 尾部自然是少不了AMG GT50的标识,但50的标识真的会给人一种5.0T的假象,因为那天在路上我就听到有人指着车尾这样说了...... LED尾灯细长而优雅,并不善于“玩灯”的奔驰还是尽可能在这方面提升。 最精彩最华丽的车内氛围,“装修”这方面奔驰向来都是大师 AMG GT50的内饰部分采用了很亮眼的橘红配色,中控台上也能见到古典风的木纹装饰,不过这套双色Nappa皮革+木纹的双拼内饰选装费用为62000+5400元,甚至可以买一台年份很新的飞度了。 整个中控台的布局就像是E级、CLS和GT的结合品,标志性的大连屏在现在看来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但它就是能让人爱不释手,屏幕内的各项UI设计以及整体清晰度都挑不出什么问题。 AMG的方向盘看起来特别有质感,整体尺寸偏小握感很粗壮,下方也有AMG的专属标识。 在方向盘左右位置你会看到个三个控制按键,分别是ESP、启停和驾驶模式的快速切换旋钮,并且每个按键都有单独的小液晶屏,然而这三个控制按键也不是标配,选装费用为4900元。不过这三个按键的质感非常一般,摸上去会出现咯吱咯吱的异响,工艺水平很降低档次。 四个并排的出风口也是这代奔驰内饰的一个特点,它还可根据冷风和暖风变换出风口氛围灯的颜色,暖风变红冷风变蓝。 连接中控台的控制区域保持了AMG GT跑车的造型设计,并且采用了大面积的银色饰板进行装饰,算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内之感。8个控制按键排列在两侧,老实说配合上这几块小液晶屏实际看起来不太显好,但到了晚上就特别让人舒服了。 没有采用怀挡的换挡方式让我有些不太适应,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只是电子挡杆设置在了控制台比较靠后的位置上,实际用起来会非常不顺手,而且P挡又用一个尺寸不大的按键代替,操作起来不太直观。 座椅方面,我认为GT50原厂的这套座椅还是能给我带来一些好感的,当然我是针对此前体验的E63S来说的。对于这类大型四门轿跑车我认为在着重性能的同时也要兼顾舒适性,因为他们的实用性是足以支持日常代步和正常使用的,用户真的会开着他们下赛道吗?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选桶椅,选择越舒服的越好。 当然GT 50的这套座椅也不是主打舒适取向的,填充物不够软背部有些不太贴合身体,好在两侧能带来一定的包裹性,日常驾驶个两个小时也没觉得浑身不适。 来到后排,GT 50的后排座椅可选3座和现在看到的2座,在标准的全车4座情况下你就别去奢望后排再挤个人了,宽大且十分豪华的中央地台其实也是通过选装才能得到的,费用为11800元,我个人这认为比起六万块钱选装的车内氛围,这一万多花的非常值,因为它能让后排显得非常豪华。 木纹+亮银色的扶手台前部有一块8英寸的多媒体液晶屏,这块屏幕不可单独拆卸,也让后排变得更有逼格。 这块液晶屏可查看到车辆的动态方面的各类信息,也可对车内的氛围灯进行控制,如果后排座椅也可进行角度调节就更完美了。 后排扶手箱位置的水杯架还支持冷/热处理,功能十分全面。 全车所有座椅都配有AMG标识,时刻提醒着自己的AMG身份,就连后排座椅中间区域也有AMG家族的专属徽标,在面子这一块奔驰做得特别到位。 关于空间,身高178的体验者调整好合适的坐姿坐在前排位置,此时的头部空间有很大余量,整个驾驶坐姿也比较低矮。 保持前排驾驶位不变的情况下,体验者坐在后排位置。此时的空间表现也非常充裕,而且头部空间也要比CLS好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