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许家印的行程单:八赴海外横跨7国18城行程“10万+”(3)
时间:2019-11-02 10: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从而,一个覆盖研发、制造、销售各环节的全链条布局,昂然屹立欧亚大陆,放眼整个地球。 许家印一行与海斯坦普执行主席Francisco J.Riberas及高管合影 新能源风口之下,一些新进场的车企,往往走自建团队的路径,靠讲自主研发故事来融资。说得直白一点儿,烧别人的钱来研发技术。或是依赖外部代工,核心技术缺失,产品力低下。汽车直接对接消费端,市场检验的清澈度极高。一旦市场梗阻,资本冷却,就遭遇断崖式结局。 恒大敏锐觉察到了上述模式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烧自己钱来融别人的技术。这固然与恒大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关,但更体现出了独到的战略眼光,果断放弃从头研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后发优势,高起点立足,后来居上,紧紧抢占了黄金窗口期。 例如,恒大引入的3.0底盘架构由BENTELER和FEV耗时三年半研发,集成了最先进的动力系统、悬挂系统、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准,这将为恒大节省三年多的研发时间。 通过“以资本换技术”,快速获得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顶级造车技术,大大缩短了研发量产周期,构筑起强大的系统性竞争优势。 这看似“简单粗暴”,实则是完美主义。真正的“技术控”,绝没有“玩票”心态,反而永存敬畏之心。恒大以“第一”为标准择取合作伙伴,正是践行“技术为王”的理念。 况且,引进只是第一步。恒大不是低级的“拿来主义”的,而是在吸纳、整合、共享基础上,进行提取与再造。把脉产业发展趋势,预作前瞻布局。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而基于“在电池方面全球最领先的企业没几家”的判断,恒大决定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新能源科技集团研究院,通过一年半左右,将卡耐电池(恒大电池)全面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占领行业竞争制高点。 许家印一行与安通林副董事长María Helena Antolin及高管会谈 【4】 第二,全球化视野。 任正非说: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自主创新最主要目的是想做孤家寡人,我们想朋友遍天下。 恒大的做法与任正非的理念相当契合。“开门造车”,无论研发、生产、设计,恒大瞄准一切国际顶级资源。 全球化配置资源。短短一年内通过收并购与合作,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各关键领域的世界最先进技术。 全球一体化研发。研发力量分布中国、瑞典、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日本、韩国九国;高端制造分布瑞典和中国国内四大汽车中心城市。 9月25日,恒大与全球顶尖的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在深圳举行研发设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德国FEV、德国EDAG、德国IAV、奥地利AVL、加拿大MAGNA五大巨头在底盘、白车身、动力总成、电子电器、整车集成、车身内外饰等汽车整车研发全流程,均拥有世界最顶尖工程技术,共同赋能恒大造车。 许家印一行参观考察日本电装总部 最具象征意义的经典画面,是9月份法兰克福那场“史诗级饭局”。60多位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和汽车零配件领域的龙头供应商董事长和 CEO们,在世界汽车强国德国,历史性地进行了首次大聚会。而做东的,竟然是一家跨界进军新能源造车不足一年的中国企业。 这次饭局,是全球汽车工业巨头集体为恒大投下信任票;也是“跨界王者”的加冕礼。 英雄帖一出,天下各大门派群贤毕至。这是只有顶级高手才拥有的号召力。 一方面,是恒大造车的大手笔、大格局、大战略、大气魄,折服了业界与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