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的胆和钱(3)
时间:2019-12-02 04: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14年,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浙江广厦退出,华光地产、光耀地产相继破产,上置集团被收购。如果一味求稳,融创势必“泯然众人”,能不能活下去甚至都是问题。 融创的销售能力、运营能力、现金流控制力都在线,通过并购,抄底优质资产、低价拿地无疑是最快的发展方式。 2015年之前,融创基本上只有在建工程没有土地储备,与深耕多年的万科、恒大等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直到2016年报,才首次披露了7291万平米土地储备。 通过并购,2017年,融创新增土地储备6764万平米,年末土储总面积1.42亿平米。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融创确权土储2.04亿平米,还有货值1.1万亿的旧改等协议状态土储,总计货值约3.92万亿。环球并购成功后,融创有望取代恒大,成为中国最大的地主。 疯狂并购这几年,也是融创发展速度最快的几年。2013年,融创销售额才547亿,到2017年已经挤进前四,2019年预计将达到5500亿。 如果说2014年以前,融创的核心竞争力是销售的话,2014年以后,融创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并购。 孙宏斌硬生生买出了一个庞大的地产帝国。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慢慢兑现这庞大的隐形资产。 并购带来了极低的土地成本,融创的平均土地成本大约4300元每平米。如果孙宏斌决定降速企稳,融创完全有能力在未来2-3年时间里将负债率降低到警戒线以下。 2018年,融创坚持去杠杆,严控拿地速度,资产达到7166.60亿元,相比上年末增长了15%;净负债率为149%,同比下降了53%,效果相当显著。 今年11月5日,在民生银行不动产金融年会上,孙宏斌说:“房企主战场已从抢增量转到抢存量。” 谁有资格抢存量呢?头部企业。 5年后,TOP5要占到行业30%左右。假设5年后商品房销售额仍然是15万亿不变,30%就是4.5万亿,TOP5平均每家销售额是9000亿。也就是说,头部房企要把一批中小房企的份额给抢过来。 要么成为TOP5,要么完蛋。孙宏斌选择了前者。 5年后,市场格局稳定下来,头部房企需要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恒大选择的新能源汽车,碧桂园选择了机器人和现代农业,而融创则选择了“房地产+”,围绕地产布局了文旅、文娱和大健康等。 孙宏斌在赌未来。 都说房企过冬。孙宏斌已经提前准备了几年,萝卜、白菜、猪肉、粉条……地窖都快塞不下了。大家都在考虑冬天吃啥,而他考虑的是冬天咋吃,顺便在大家饿极了的时候,用萝卜、白菜换良田、房屋。 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大家突然一惊: “怎么这片山头、那片山头,都是老孙家的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