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独家 >

美国和日本差距有多大?为了汽车,日本放弃未来30年!(2)

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开始致力于结构改革,不断放松国内规制,对外开放市场。随着日美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弱化,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趋于平稳,日美贸易摩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日美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

1.日本人均GDP由优势变为劣势

尽管日本经济因泡沫破灭而受到重创,但人均GDP仍由1990年的与美国旗鼓相当,提升至1995年4.19万美元,明显高于美国2.87万美元的水平,也成为日本领先美国最多的一年。

但之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人均GDP对美国的相对优势消失,双方差距自此开始逐步拉开。

尽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略有缩小,但之后又继续拉大(图1)。2019年4月15日,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中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人均GDP为3.93万美元,在G7国家中仅略高于意大利,已不到美国6.26万美元的2/3,日、美已不在一个层级之上。

2.日企在全球500强中由优变劣

在1995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日本企业数量为149家,排名全球第二,仅略低于美国151家的水平。日本早在此前的1989年最高点时,其企业市值总额曾为美国的1.5倍,占全球的45%。1995年之后美国处于上升通道,而日本则出现了明显下降,双方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图2)。

至2006年,世界500强榜单中的日本企业数量已减少至70家,十年期间数量减半,而美国则为170家,日美之间的差距首次拉大到100家的水平,之后,尽管双方的数量均缓慢下降,但日美之间则始终保持着较大的差距。

2018年日本上榜公司数量为52家,排名全球第三位,尚不及美国126家的水平的一半,且以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制造商为主。

表1中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全球500强中日企排名要优于美国,包揽了全球前5位,但到了2019年,日本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而且相比美企的排名相对稳定而言,日企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排在最前面的丰田公司在全球仅排名第10,而且前10之中竟然有两家企业已排在全球100名之后。

从上榜企业的行业分布看,1995年时美国主要是汽车、IT、食品健康等企业,而日本则以商社、汽车为主导。到了2019年,美国则演变为以IT、信息通信、制药等现代高科技企业为主,日本仍保持汽车、商社的传统格局,只不过商社地位有所弱化而已。

3.日企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由主导变为次要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科技水平一直在全球处于明显领先地位。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其在科技领域的进步也非常明显,甚至威胁到美国的主导地位。例如,外国公司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数量由1963年的17%,上升至1987年的48%,到1990年仍保持相同的水平,其中,日本企业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1980年排名前6的还都是美国公司,但到了1990年,前4位均被日本公司所占据,并且日企在前10位中占有5席。

之后,美国逐步实现了赶超,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的IT企业也实现了快速崛起。在2018年获得美国专利数量的排名中,前20位之中只有4家不是IT及信息通信类企业,4家之中还有福特和丰田两家车企。美国在前10位之中占据了6席,而日本只有1家企业上榜,已完全处于劣势。在排名前20的16家IT及信息通信行业主导企业中,不仅没有1家日本企业,而且与1990年时前10位之间差距不明显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8年排名前2位的IBM和三星电子的专利数要明显领先于其它企业。

3、模式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领域的强势崛起,在全球产生了巨大震动和影响,亚洲“雁形模式”给美国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与冲击,日本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更受到各方追捧。不仅开创了“新加坡模式”的时任总理李光耀提出了“亚洲文化”和“亚洲发展模式”等新发展理念,日本的石原慎太郎与盛田昭夫还共同撰写了《日本可以说不》、《日本坚决说不》等民主主义著作,所有这些都给了美国人以极大的刺激。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