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设备招标 上汽奥迪加速重启?
时间:2019-12-21 00: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据彭博社12月10日报道,奥迪正在加速启动与上汽集团的合作项目,证据之一就是2019年12月3日,上汽大众在中国招标与采购网上发布的有关“自动螺柱焊”的招标公告。 这是自今年5月份上汽集团总裁陈虹表态“与奥迪的合作项目还在继续沟通”之后,有关“上汽奥迪”的最新进展。 对此,奥迪中国及其他相关方均未做出明确回应。 招标信息引发热议 财经网在中国招标与采购网上发现,彭博社提到的那条与奥迪有关的公告为12月3日发布的“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CP3AudiA7L自动螺柱焊项目国际招标公告”,其中显示招标数量为37套,项目实施地点为中国上海市,“资金到位或资金来源落实情况”显示“已落实”。 正如彭博社所言,这是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围绕上汽奥迪项目长期谈判的突破性进展,甚至连即将投产的车型都已经确定——A7L。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2019年11月5日和14日,上汽大众同样发出了两个招标公告,均是为“CPA3AudiA7L”项目招标采购“机器人用焊枪”。 对于上汽大众发布最新的有关“自动螺栓焊”项目的招标公告,一位来自主机厂的人士告诉财经网,这属于“工艺设备发包,至少进入了生产准备阶段,快的话七八个月即可实现SOP(Start Of Production,小批量生产阶段),慢也不会超过一年”。 对照2017年5月奥迪与经销商和一汽-大众达成的协议可知,其中规定“第三方不早于2022年1月在中国销售”,而上汽大众推进的有关招标公告意味着上汽奥迪的进程开始提速——现在是12月中旬,即便是按照最慢的进度,上汽奥迪也可以在2021年1月之前做好准备。 上汽奥迪最早被曝出是在2016年,当时曾经引发轩然大波。 上汽奥迪风波 “上汽奥迪”曾遭遇不少波折。 从被曝出上汽集团和奥迪的合作消息,再到包括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之间的多方博弈,以致最后经销商拒绝提车等行为,影响了奥迪的销量走势。 2016年10月底,传出了有关奥迪正在与上汽集团筹划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当年11月14日,上汽集团正式公告称,已于11月 11日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狼堡签署《在中国制造和销售奥迪品牌产品,销售奥迪品牌进口汽车,并提供相关移动服务的合作框架协议》谅解备忘录,将在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引进奥迪品牌产品进行制造,销售,并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移动出行服务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这则公告让一汽-大众奥迪的经销商强烈反弹。 11月底,迫于压力,上汽奥迪项目被暂停。 但因为赔偿亏损等诉求未获奥迪方面回应,部分奥迪经销商采取了拒绝提车等行动。 2017年2月份,奥迪经销商发出《三亚声明》,提出了与上汽奥迪共享一个销售渠道等要求。 随后又几经波折,在2017年5月份,多方达成了上汽奥迪项目2022年后可重启的协议,但有关“一个销售渠道”的争议依然存在。 这场风波的直接后果,就是奥迪丢掉了在中国市场持续多年的豪华车销量冠军。 2016年,奥迪在华销量尚能达到59.2万辆,虽然依旧领跑豪华车市场,但已显疲态,同比仅增长了3.6%,同年宝马和奔驰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1.3%和26.6%;到了2017年,奥迪销量为59.5万辆,同比微增1.05%,奔驰和宝马的销量高达61.1万辆和59.4万辆,增幅为25.9%和15.1%。 2018年,奥迪的销量为66万辆,依然落后于奔驰的67.4万辆;2019年1-11月,奥迪以61.9万辆的销量,落后于奔驰的64.9万辆和宝马的65.6万辆。 但这次招标文件的接连曝光意味着,奥迪可能把提振销量的筹码重新押在了与上汽集团的合资项目上,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上汽大众的诉求。 奥迪和上汽冀望“抱团取暖” 除了重振销量之外,对于奥迪来说,其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布局,也稍显落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