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系统”低调跑过 2019
时间:2020-01-07 12: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细数过往一年汽车行业的关键词,「车联网」是总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词汇之一。 车联网、智能座舱、2019/1101/29768.html">车载系统、智能车机……所有的概念综合在一起,放在2019年就是「中控大屏的崛起」。 屏幕虽然不需要很大,但它作为整车信息娱乐系统的中枢,承担着车内智能化的任务;在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也在减少驾驶风险、增加驾驶乐趣方面帮了大忙。用极客公园(ID:geekpark)之前总结的一句话来讲,搭载智能网联车载系统的汽车,已经具备了移动智能空间的雏形。 中控大屏这四个字也不仅仅代表着一个简单的操作方式,车企、互联网公司、供应商们都将目光转移到这片市场,并且在其中进行大量投入,以换取早期的市场份额。在2019年,车载系统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增长期。 从增长的角度来讲,2019还未成终局。纵观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多偏传统,自主品牌发展正快,第三方车联网企业从这一年才刚开始亮出实力。在2019年10月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环境日趋完善,预计至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 千亿市场之下,2020年或许就是决定性的时刻。 BAT全部正式入场 中国互联网时代三巨头在车载系统领域的布局,今年第一次全部展示在公众面前。 名为展示,实际上不管是新入局者或已经存在一定用户数量的公司,都在2019年或多或少做出了一些改变。从BAT三家在车载系统领域的布局来看,每一家的玩法也不尽相同。 斑马网络入局最早,它由阿里与上汽联合创办,并基于阿里的底层操作系统打造了斑马智行车载系统,今年已更新至3.0版本。据官方数据,斑马智行车载系统的装机量已超过70万台。 3.0版本、更加开放的战略,理论上都是斑马今年的重要标签。但更引人注目的却是另外两项新闻:与AliOS的战略重组,并与一汽达成战略合作。 这两件新闻背后最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原本只占50%的阿里巴巴,变成了斑马的第一大股东。一方面,原本就基于AliOS打造的斑马智行,在合并之后得以在车载领域加速,相当于双方的技术、产品、人员都已打通,面向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另一方面,上汽的50%股份也许对于斑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与上汽关系「过于密切」,反而对自己的开放受影响。而阿里作为纯粹的第三方互联网公司,没有这样的负担,斑马在贯彻开放战略的时候,就可以完全放开手脚。 一贯以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示人的百度,2019年终于在车载系统领域开始了「猛攻」。 百度打造的车载系统名为「小度车载OS」,前身为DuerOS车载版。得益于其强大的人工智能能力如语音交互等,在汽车上为刚需场景,因此百度推出一个独立的车载系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初期小度车载OS获得不少好评,其原因可能在于瞄准的是合资品牌车型。福特将自己在美国等区域流行的车载系统SYNC+进行中国本土化,唯一的深度合作伙伴就是小度车载OS。 有了一份可以借鉴的「样本」,小度车载OS在下半年开始了大规模上车。根据百度在12月底的Apollo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百度车联网及AI能力已覆盖60大车企,超过400款车型。 虽然正式搭载上量产车型仅不到一年,但百度在车载系统上布局的速度有目共睹。就在Apollo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小度车载OS升级为小度车载2020。关于小度车载2020的详细介绍,可以查看极客公园(ID:geekpark)之前的文章《从小度车载OS到小度车载2020,百度是如何搭建智能车联生态的?》,简单来说,它从一项产品升级到了集底层技术、中层平台以及上层产品于一体的,具有多项服务能力的生态系统。 具备多项产品联动,百度显然希望将车载系统部分与车企牢牢绑定在一起,不管是在技术、平台或产品。 三家互联网巨头中最晚出手的,是腾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