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福州(二十二)丨“习书记为台资和外资企业落户福建创造条件”(5)
时间:2020-02-26 18:5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他在福建工作的时候,很少在福州待着,经常下乡考察,也经常出国访问。当省长之后,他下乡就更多了。他喜欢到乡下去调研,去了解实际情况,发现实际问题,这是他的习惯。现在,我们在新闻上经常能看到他在基层考察、出国访问、开会、交流。他做事是不怕辛苦的,而且他很实际,精力和体力也是非常充沛的。 采访组:您能讲讲习近平同志当年和林文镜先生之间交往的故事吗? 宣建生:林文镜先生在福清长大,他十几岁就去印度尼西亚。他是一位爱国华侨,德高望重。 林大哥这一生在印度尼西亚赚的钱,很多都投到大陆来,投到家乡福清来了。很多外商和台商也是林大哥介绍过来的,我就是他拉过来的嘛。习书记对林大哥非常尊敬,每次我们合影拍照的时候,他都会让林大哥站到中间。 习书记也非常关心他,很会替他着想。有一次,我们去考察,林大哥一直带着我们奔波于印度尼西亚各界,很辛苦。晚上,林大哥陪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习书记考虑到他的身体,就会让他早点去休息。他对我们说:“我们可以再聊会儿天,让林大哥回去睡觉吧,他跟着我们跑,身体会吃不消。” 采访组:您在大陆办企业多年,对于大陆这些年的变化,一定有切身体会。能否谈谈对“一带一路”的看法? 宣建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当地方领导的时候经常出国去考察、去学习、去了解,现在他倡导的“一带一路”,是实实在在地去做,走得更远、更实在了。 现在,很多国家的人都对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有好感,为什么呢?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都很了解,以前都去过他们的国家,对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化非常熟悉,对他们的长处、需求了如指掌。他还喜欢与人交朋友,每次国外的朋友来了,或者曾在国外接待过他的人来了,他就是再忙也会抽时间去接待。他是有情有义的一个人,他的朋友遍天下。 我觉得,将来的历史要写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做的事,“一带一路”是很重要的一笔。现在,大陆把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工程、交通、安全监控等进行输出,这是对方求之不得的,对我们也大有好处。如果我们帮他们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弄好,他们发展起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当然,也有人会怀疑说,贷那么多钱给别人,这值得吗?实际上,我不这样认为,从生意人的角度看,我觉得“一带一路”就好比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以后肯定会有回报。以我来讲,我是做实业的,我有很多投资也不是一年就能有回报,可能要5年甚至10年才能有回报。 “一带一路”用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提高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一带一路”未来会给我们国家和相关国家长远的回报,这是天时地利人和与历史相接的必然。所以,未来的历史学家,也一定会为习近平总书记写上一笔非常正面的评价,这是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贡献。 采访组:您作为党外人士,作为台湾的企业家,与中共各级官员有着广泛和深入的交往,您怎么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宣建生:我很钦佩。习近平总书记能够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并且能坚持这样做,大家都是交口称赞的。他从严治党,是从他对自己、对家人、对身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做起的。中国有句俗话叫“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也有一句话叫“打铁还需自身硬”。 现在,有的领导说:“宣总,不好意思啊,我现在请你吃饭都只能在我们食堂吃。”我说:“那太好了,我们这样的年龄在外面大吃大喝的,身体也会受不了。”我觉得,中央的八项规定是好事一件。 我们生意人的价值观就是“永续经营”。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中国共产党要想“永续经营”下去,就必须从严治党,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我监督、自我平衡的机制,这样才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