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Japan Studio与消亡中的“大众”系列

  “摸鱼”的Japan Studio

  Japan Studio,成立于1993年,索尼电脑娱乐旗下最古老的游戏开发工作室。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专属于游戏巨头索尼的工作室,细数它的曾经,不可谓不辉煌。

  早在PS时代,Japan Studio就开发了音乐游戏的鼻祖——《PaRappa The Rapper》。它开发的《捉猴啦》系列从PS一直延续到PS3,并与同为自己创造的多罗猫一起,成为了索尼互动娱乐的吉祥物。PS2时期,它贡献了游戏史上的旷世神作《ICO》和《旺达与巨像》。;在PSP平台,它开发了超高人气的《乐克乐克》和《Patapon》系列。到了PS3,《Rain》与极富创意的木偶戏主题游戏《剪刀王子》备受好评。在PS Vita平台,《重力眩晕》、《自由战争》、《灵魂献祭》等作品也有大批拥趸。

Japan Studio与消亡中的“大众”系列

  履历如此辉煌的一家工作室,在进入PS4时代后,却被不少玩家诟病“没有作品”,甚至被部分网友评为索尼旗下“最会摸鱼”的工作室。但若细数,它本世代的作品其实并不少。例如PS4平台的传世之作《血源诅咒》就有Japan Studio的参与。此外它还开发了《重力眩晕 完结篇》、《最后的守护者》、《纳克》以及VR游戏《宇宙机器人:搜救行动》、《虚拟现实游戏空间》等游戏。其中并不乏知名大作,为何却落得如此名声呢?

  细究缘由,《血缘》与《最后的守护者》虽名声在外,但宫崎英高和上田文人的标签太过浓重,个人魅力无限;《重力眩晕》品质优秀,但过于小众,除了部分PS系玩家,知之甚少;《宇宙机器人:搜救行动》被评价为最优秀的VR游戏,无奈VR实在是小众人群的玩具;悲催的《纳克》更是口碑碎裂一地,成了不折不扣的工作室黑历史。如此,“摸鱼”工作室的名头才逐渐流传开来。

谁都没料到,口碑崩盘的《钠克》还能出续作

谁都没料到,口碑崩盘的《钠克》还能出续作

  其实,要说Japan Studio工作室,就避不开一个“不成系列”的游戏系列。说它不成系列,因为这些游戏各自的主题比较宽泛,很难形成一个作品系列。但是他们又都秉承了相同的制作理念,并皆冠以“大众”(日语Minna:大家)之名。这些作品,有的曾在日本异常火热,有的则在发售后便无人问津,有的还在艰难地出着续作,有的却早已成为游戏史上的一粒尘埃。

  “国民级”的《大众高尔夫》

  以高尔夫为主题的游戏发展历史久远。早在FC时代,前任天堂社长岩田聪先生就制作了名为《Golf》的游戏,并被公认为是高尔夫游戏的鼻祖。这款游戏还曾作为彩蛋被埋藏在任天堂Switch之中,后被黑客挖掘出来:玩家只要将系统版本为1.0.0且未连过网的主机日期设置为7月11日(岩田聪先生祭日),然后拆下Joycon手柄,做出岩田聪先生经典的“直接”手势,就能进入这款游戏。《大众高尔夫》系列正是直接受《Golf》影响而诞生。

高尔夫游戏开山祖师《Golf》

高尔夫游戏开山祖师《Golf》

  笔者认为,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只要亲身参与,总能收获乐趣。但高尔夫这项运动场地难、器材贵、技术要求高,普通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加上这项运动节奏奇慢,观赏性远不如篮球足球。如此一来,高尔夫就变成了实打实的小众“贵族”运动。

  因此,电子游戏就成了普通人参与这项运动的最好方式。细数各大平台的高尔夫球主题游戏,数量不少。从真实系的《职业高尔夫世界巡回赛》、《高尔夫名人赛》,到休闲解谜玩法的《高尔夫之山》、《高尔夫物语》,既能表现出高尔夫这项运动的专业性,又能照顾到普通玩家对它的理解,还能兼顾趣味性,让玩家沉浸其中的,也就只有《大众高尔夫》系列了。

《文明》系列的作者席德梅尔也开发过以高尔夫为主题的经营类游戏《模拟高尔夫球场》

《文明》系列的作者席德梅尔也开发过以高尔夫为主题的经营类游戏《模拟高尔夫球场》

  《大众高尔夫》系列自初代1997年发售以来,历经二十多年,序列号作品共七部,算上PSP两部携带版共有九部作品发售。自第六部起,系列终于推出官方中文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