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链与变局 汽车零部件企业“苦等”春天(2)
时间:2020-03-11 00: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现在是相辅相成的,同在一个地球上,哪个国家出现问题,都会受到牵连的,”郑文强表示,虽然中国疫情势头已经被遏制住,但是现在国外许多国家的疫情正在肆掠,“对国外情况还是蛮担心的,因为国外市场一断的话,全球经济不好,对我们这块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无独有偶,李可也谈到,“像我们原材料是从日本进口的,如果日本疫情控制不了,原材料来不了,那你怎么生产?”但其也坦言,“现在倒没有受影响,因为广州工厂没什么量嘛”,但对国外疫情走向,李可也表示不乐观。 但在海外国家疫情持续蔓延之下,郑文强、李可们的担心似乎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世界卫生组织信息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9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7时),中国以外共104个国家(领地/地区)确诊新冠肺炎28674例,死亡共计686例,其中意大利等国疫情正在持续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海外疫情未像当前迅猛发展之前,全球汽车产业链早已是“风声鹤唳”。 相关信息显示,早在1月31日,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所造成的供应中断,韩国现代汽车就计划于该周末在韩国暂停生产Palisade SUV车型,而现代位于蔚山的4家工厂此后也经历停工、复产之波折。 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韩国,拥有丰田、本田、日产等著名车企的汽车大国日本同样如此。 据多家媒体报道显示,丰田公司此前表示,在3月2日当周维持正常的产能之后,将在3月9日当周决定如何继续日本工厂的运营,而背后不可忽视的则是,中日汽车产业链联系之紧密,有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占据日本车企整体采购量的30%。 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由于2月20日之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海外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生产的不确定因素正由中国向本国转移,“若疫情继续扩散,将对全球汽车供应链产生二次冲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也表示,“经济已经是高度全球化了,分工已经相当的分散且稳定。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或供应不上都会影响到他人”,但其认为,“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受到海外疫情影响不会太大。” “相关进出口贸易业务相对较小,截至目前,公司在海外的各项业务都处于正常运营状态。”此前多次进行海外收并购业务的均胜电子表示,原因在于其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内都设有生产等职能机构与部门,基本采用以当地货币结算的方式配套当地的整车企业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断链”风险之下,全球各大车企、零部件供应商乃至多个国家正在携手共克难关。 2月25日,由东航一架搭载着80.45吨汽车零配件的货机从浦东机场起飞前往芝加哥,上汽安吉物流总经理王泽民此前表示,“这些急需的零部件通过包机方式发运到通用汽车在北美、巴西以及阿根廷的生产基地”。 “空运就是为了争取时间,因为你之前已经是晚开工了,要不然对方断货了怎么办?”中鼎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前他们已经通过上海等地机场向海外“发了很多空运”。 寄望消费新政 而对于遭遇种种困难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处于下行周期中的汽车行业或许是令它们头痛的根源所在。 3月4日,乘联会表示,初步判断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增速同比下滑达到80%,估计2月下滑80%是2020年车市的最大一次下滑,而1-2月累计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1%,这也是近20年来的最大下降。 伴随销量不振的则是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的高局不下,在公布上述信息的前一天,乘联会发布信息称,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2%,环比上升29.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7.7个百分点,其认为“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 在此情形之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倍感焦虑,在记者采访的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多数负责人表达了自身对2020年业绩的担忧。 “没人买车,它就没必要开工啊。”李可表示,自己在广州的工厂虽然已于2月11日复工,但是目前处于“复工不生产”的状态,而该工厂主要是给广州当地的几大著名车企供应零配件,“整个行情基本上都是没什么人买车啊,没订单” 。 对汽车销量下滑颇为担忧的还有郑文强,“压力本身是很大,因为从2018年,2019年两年开始,汽车是断崖式的下滑,已经受到很大波及了,加上今年疫情,那不是雪上加霜嘛”。 “如果国家没有一些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出来,我相信今年行业不是很好过,起码说上半年不会有好转,就看下半年整个经济环境怎么样,有没有外来的刺激政策出来,来鼓励内销。”郑文强表示期待国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