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实施国六标准能助汽车行业过寒冬?业内专家:弊远大于利
时间:2020-03-20 02: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当前,国内疫情高峰已经过去,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在加速推进。近日,关于汽车新标准实施面临考验、呼吁延迟实施国六标准的观点引起业内关注和讨论。 在一系列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新标准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当属轻型车国六标准能否按期实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不久向相关部门提交《新冠肺炎疫情对轻型车国六标准实施的影响及建议》,呼吁国六标准部分要求延缓实施,并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包括非提前实施国六地区,给予2020年7月1日前生产的轻型国五车辆6个月注册登记过渡期,2021年1月1日前允许注册登记等。 一家自主品牌车企则建议延缓国六b切换节点,缓解车企应对压力。这家车企称,本次疫情给今年上半年清理国五库存、国六产品认证及生产准备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建议国六排放法规PN限值延缓至2021年1月1日实施,国六政策实施时间给予6个月注册登记过渡期。 对轻型车国六标准是否应该推迟,网友们非常关注,在一些讨论区,气氛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推迟国六?你让最早实施国六的地方怎么想?是不是也要因为疫情再开放国五一段时间才公平?你让已经买了国六车的车主怎么想,是不是要把多出的钱退回去才透明?” 一连串疑问牵扯出背后的几个关键问题:国六到底该不该推迟?车企应如何渡过难关?老百姓选择国六车能为减排做多大贡献? 为何要提出推迟实施国六标准? 提到国六,广大公众已再熟悉不过,它是公认的最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之一,轻型汽车在一氧化碳、总烃、非甲烷总烃、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限值上加严了30%-50%左右,其推出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有关国六两个阶段排放标准早在2016年就由生态环境部发布,最后敲定的时间表是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a标准;2023年符合国六b标准。 虽然全国距离时间表中的“大限日”还有几个月,但实际上,根据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7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重点区域和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所以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江苏省、四川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共计15个省市已按照要求提前实施。 今年的进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全国范围内普及“国六a”,二是部分城市按计划推行“国六b”。“国六a”与“欧六”相当,“国六b”则比“欧六”更为严苛。目前,只有北上广深津等少数城市有底气宣布直接切换到执行“国六b”。 那么,既然实施国六标准是大势所趋,为什么要提出推迟呢? 其次是销售环节,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全国各地都开始封城封路,限制人员流动,连出门都不易,更别说买车了。即便目前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开始复工,但是2月份真正购车的消费者少之又少,4S店门可罗雀。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2月上半月(2月1~16日),受疫情的影响,国内乘用车厂家零售销量同比骤降9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