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实施国六标准能助汽车行业过寒冬?业内专家:弊远大于利(3)
时间:2020-03-20 02: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广东省佛山市在鼓励消费者购买国六新车上力度不小,每辆给予2000元补助;佛山号牌车主凭旧车售卖发票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汽车集体采购方面,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购买5辆及以上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每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每辆车给予5000元补助。 广州是继佛山之后又一个明确发布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地方政府,《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针对汽车消费,明确将落实新增10万个汽车指标额度工作,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置换“国六”新车等给予最高1万元综合性补贴。 更多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仍在酝酿当中。除了广州和佛山,深圳也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要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新增汽车指标放号,优先保障家庭首购需求。 可见,市场那么大,只要质量过硬,符合要求,并不用担心销量问题,如果再把握住创新的风口,也许还能打开另一片局面。“仔细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国内互联网基础设施这些年发展得很快,比很多国外发达国家都有一定的优势,中国消费者对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接受。谁能把中国消费者研究得越透,那么你开发的产品被市场消费者接受的机会越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认为。 目前我国车市处于存量竞争的态势之下,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根据中汽协公布的国内车企产能利用率,这一数字已经从2017年的66.55%下跌到了2019年的53.7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过去市场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家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新购需求转为升级置换需求。在这一时期内,作为企业来说要拼真实力,实力强的、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有生命力量,抄袭的、没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就会面临淘汰。” 浪急涛涌,变者生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排放标准都只会更严不会更松。在重大影响之下,最好的应对办法应该是积极求变,将影响从负面积极转化为正面,借着此次机会给行业洗一次牌。 “如果推迟国六,受益最大的只是没有国六汽车产品的车企,而不是消费者,更不是推进了国六的企业。这些受益者本身就是技术能力较低的企业,没有疫情也一样经不住市场竞争而被淘汰掉。因此这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是个双输的决策。一方面政府公信力受损,以后政府再出政策时,则难以贯彻;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也会保守应对,观望不前,导致减缓行业升级的步伐。”辛焰说。 面对舆论沸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召开月度会回应,并不是建议推迟国六标准,而是国六标准实施过程中PN值(细颗粒物排放数量)的标准实施,延缓PN12到PN11的转化时间。 据了解,PN值是在国五标准PM值标准外新增的一项指标,对车企而言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在技术水平方面要求相当高。以丰田旗下产品为例,满足国六排放的发动机燃烧室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燃烧概念发生了更改,自然引发了软件的更改。在整个国六标准验证中,车企投入的人力与时间、资源与成本,堪比重新研发一辆新车。 挑战之下靴子将如何落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