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实施国六标准能助汽车行业过寒冬?业内专家:弊远大于利(2)
时间:2020-03-20 02: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交易暂停、上游供应链断裂、2月份销量断崖式下滑……种种因素下,包括中汽协在内,一些相关方纷纷站出来,呼吁全国范围内推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以获得喘息之机。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说,“现在的市场形势下,消化国六b之前的库存有相当大的挑战,延迟执行对整个行业都会有帮助。” “推迟国六标准,弊远大于利” 话一抛出,各种讨论接踵而至。 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主管辛焰直言:“推迟国六标准并不能达到缓解汽车行业压力的效果,且对于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和汽车行业高质量长足发展而言弊远大于利。”注意,是“远大于”。 一位业内专家更是指出,希望国家补贴可以提补贴要求,因为疫情而要求政府降低环保标准,是不合理的。 强有力的反驳背后有坚实的数据基础,我们一条一条说。 推迟方的论点无非是国六延迟实施,能对消费端经销商有积极的影响。简单说,就是能够拉长一些企业清掉积压的国五车库存的时间,从而降低库存过高带来的各种风险。 事实如此吗?并不尽然。 根据国家规定,除了提前实行国六排放的十几个城市以外,其他城市2019年实行的依旧是国五排放标准,市面上销售的车辆也是以国五车型为主。在这种前提之下,国五大销量上涨了吗? 没有。对此,辛焰解释:“全国乘用车销售量前七的省份全部已经提前实施国六,国六车型在新认证车型中的比例到2019年底时已经占到了约90%。2019年销量数据显示,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的地区占据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在没有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的地区,其市场销售的国六车比例也在2019年12月达到了72%。因此,到2019年底,全国销售的新车中九成都已经是国六车。” 此外,为了积极应对国六排放标准,许多地区和企业已经提早做了准备和部署,确保标准按期实施。疫情对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新车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多销售国五车意味着少销售国六车。“因此,国六标准推迟看似为清除国五库存争取了时间,减少了损失,但实际上是转移库存,把以国五为主的企业损失转移到了以国六为主的企业头上,对于积极先进、主动升级的企业而言反而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辛焰说。 所以,推迟方的论点并不成立,那么,老百姓选择国六车能为减排做多大贡献? 关于这一问题,不少文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燃煤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的情况下,在很多地区,移动源污染已经占据了近乎半壁江山。比如北京和深圳的移动源分别占到本地源PM2.5排放贡献的45%和51%。可见,通过提高排放标准来减少移动源污染,已成当务之急。 如果这些数据还不能说服你选择更清洁的车,那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就标准限值而言,国六b排放标准比国五排放标准降低了50%、40%和33%的HC、NOx和PM排放。假定乘用车新车年销量为2200万辆,年均行驶里程为1.2万公里,使用周期为15年,如果国六排放标准整体推迟一年实施,将累计多排放19.8万吨HC、9.9万吨NOx和0.6万吨PM。 也就是说,路上多一辆国六车,就能让我们的城市空气多清洁一分,这并不是无用功。另外,国六排放标准采用了新的工况与测试规程,并新增了实际排放测试要求,这将使得国六车辆的实际道路排放大大优于国五车辆,实际减排效果将超过基于限值下降幅度的减排量。 对于车企困境已有帮扶政策,长远来看行业升级是出路 汽车行业经历寒冬,标准推迟显然不大可能,难道任其艰难度日?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事实上,商务部已经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