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一个“催保”电话 牵连出奔驰汽车金融分期“猫腻”

  2019年“奔驰女”事件让很多人看到了汽车金融的“套路”。然而,近期发现奔驰汽车金融的分期套路,远不止大家看到的那样。

  严格意义上说,奔驰汽车金融在对消费者办理“分期买车”的业务中打起了“擦边球”。不仅如此,还进行“偷换概念”。其实,这也并非是奔驰自身的问题,而是成了汽车消费分期的共性问题,属于行业问题。

  “催保电话”牵出“泄露隐私”

  上海的王女士(化名),2018年在奔驰4S店分期购买了一辆奔驰车。买车的同时也通过奔驰4S店的“保险代销”购买了为期2年的保险。

  今年3月,到了续保的时间段,王女士接到了保险公司的续保电话。然而,让人诧异的是,王女生的朋友张女士也接到了相关“续保”的电话。电话沟通的内容,是让张女士提醒王女士续约保险。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女士是在2019年才认识张女士,也就是说买车之后才认识的朋友。并且,王女士表示,跟张女士并不太熟悉,也不知道为什么续保电话会打给张女士,还让张女士催促自己来续保。

  王女士回忆,之前购买的汽车保险,没有直接接触到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人员。完全都是在奔驰4S店购买。王女士怀疑保险公司或者当时购买保险的4S店,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曝光自己的通讯录。

  王女士说:“如果没有读取我的通讯录信息,怎么会知道我朋友的联系方式,并且还给我的朋友打电话让我续缴保险”?这种“催保”电话比较常见,之所以打给王女士“并不太熟悉”的朋友,就是借用这种关系,让朋友提醒王女士到期缴保险。“也许他们还给我其他朋友打过,熟悉的朋友没有跟我说。”王女士说道。就这个问题,王女士已经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个人隐私完全没有保障,通讯录信息随便读取,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怎么跟“高利贷”平台一个样。

  正是因为这一个“催保”电话,王女士从新找出2018年分期购买奔驰的相关合同,发现自己陷入了到了一个“套路”之中。今年,王女士正式还完“贷款”,这辆车才能重新“归属”到自己名下。

  换句话说,自己分期“买”奔驰,其实是“租”奔驰。

  汽车金融变为融资租赁,这是行业“潜规则”吗

  王女士说,2018年自己分期买奔驰,不管是一开始销售销售人员的推介,还是办理整个分期的过程,都是奔驰汽车金融在办理,之前也是看到奔驰汽车金融的广告以及相关业务。但是,王女士出示的合同却显示,最终的“权益人”甲方则变成了梅赛德斯-奔驰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驰租赁)。就连合同中所盖的公章,也并非是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驰汽车金融),而是奔驰租赁。

  没有任何销售人员,办理汽车“分期”的工作人员告诉王女士,自己办理的是“融资租赁”业务,王女士一直认为分期买车,就是普通的“汽车消费金融”。这一点,是比较共性的问题,不管是二手车分期消费,还是汽车消费金融,都存在了这一现象。办理分期的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分期业务到底是什么样的业务。

  通过第三方查询网站发现,奔驰汽车金融与奔驰租赁属于两家公司。

  

一个“催保”电话,牵连出奔驰汽车金融分期“猫腻”

  

一个“催保”电话,牵连出奔驰汽车金融分期“猫腻”

  通过王女士提供的融租租赁合同发现,本质的业务性质依然是融资租赁。

  

一个“催保”电话,牵连出奔驰汽车金融分期“猫腻”

  在合同第2章第3条,3.1款显示:甲方向乙方购买车辆的唯一目的在于将车辆回租给乙方。

  

一个“催保”电话,牵连出奔驰汽车金融分期“猫腻”

  在第4条,4.1款中明确说明,乙方并不具备拥有车辆的所有权,所有权为甲方所有。

  

一个“催保”电话,牵连出奔驰汽车金融分期“猫腻”

  也就是说,这辆车的归属权始终都是甲方奔驰租赁公司。乙方消费者,只有这两车辆的使用权。

  不过,这确实符合融租租赁业务中的售后回租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